昔日.上水

近年常說,上水變了水貨區,舖租比美油尖旺區,許多老舖都被迫結業了。某日興之所至,到政府檔案室裡找一找舊上水照片,果然找到一批石湖墟的舊照片。據維基百科記載,上水石湖墟經歷了兩次大火1,第一次是 1955 年,第二次是 1956 年。照片中看見石湖墟有被燒過的痕跡,但未至嚴重到焚毁了整個墟,範圍大概是舊墟以北,即大概今日新康街(步行街)至油站一帶。那次大火焚毁了報德祠2,但嚴重程度未至於需要整個墟重建,看來該批照片是 1955 年第一次大火之後,及 1956 年第二次大火之前。

首先,在這批圖片中找到了何廣利,這家店舖今天還在符興街3營業,算來有七十年歷史。而當年的何廣利在哪?多得《鄉土學社》貼過文4 ,七十年前的何廣利位於郵政局旁,即今天麥當奴的位置。

圖一:七十年前的何廣利

第二幅圖片發現了南盛金舖,這範圍經歷過大火焚毁,但南盛金舖今天仍然健在,就是位於新豐路的南盛珠寶5。在南盛老金舖旁邊還有東盛老金舖、其昌金舖及天生鐘錶,那些店舖都已經不存在了。要找出這幅照片的位置倒花了點時間,最後要貼上上水面書群組去集思廣益,最大問題是位於南盛金舖那一列建築物早已不在,及後發覺在 1955 年第一場大火時被焚毁了(也就是說這幀照片拍攝於 1955 年大火之前)。

圖二:南盛老金舖(版權為政府新聞處所有)

圖片最大的線索是圖左出現『新生大酒家』的招牌,在另一幅圖片中見到在 1955 年石湖墟大火後的新生酒家,也就是說大火後那一列金舖被焚毁了。究竟新生酒家在哪裡呢?大約在十年前,因店舖結業裝修而重現了『東海酒家』的招牌6,跟圖片上的新生酒家機乎一模一樣,其實新生酒家就是後期的東海酒家,位置就是今日新豐路三和輪軚旁邊。當日新生酒家的建築物已經拆掉重建,幸好有谷歌地圖可以找回未拆卸前的圖片。有趣的是在圖右隱約看見『天祥』二字,天祥士多今天仍在原位,名字還是一樣叫『天祥號』7

圖三:新生酒家

最後一幅圖是 1955 年上水石湖墟的原貌,位置不太難猜,因為圖下的彎位仍在,就是今天新康街(步行街)及巡撫街交界。另一個最大的線索是圖左的建築物(見下圖五)今天還在8 ,露台的花紋跟七十年前一模一樣(見圖五綠圈)。另外發現了『原子影相』招牌(見圖五紅圈),位置大概是今天新康街新發電器行的位置。原子攝影院於 2017 年結業了,但招牌仍然掛在新豐路匯豐銀行樓上9,招牌仍然寫著『原子影相』 —— 七十年不變,字型還有七八成相似,可惜原子攝影館早已人去樓空。曾經有記者訪問老闆黃先生,道出了『原子影相』這個名字的由來:『鐵皮屋上有個窿,用嚟收原始天然光,「原始」諧音咪原子囉。』10然而根據照片,原子影相並非位於鐵皮屋,屋頂也不是鐵皮,而是瓦片,當然有可能瓦片屋頂同樣穿了洞,也有可能圖片所示並非原子影相的最初的位置,即是後期才搬進圖中的建築物。假如後者屬實,即原子影相的歷史還要推前幾年。

圖四:1955 年的石湖墟,今新康街及巡撫街交界。(版權為政府新聞處所有)
圖五:新康街的建築物(版權為政府新聞處所有)
  1. 見《上水石湖墟
  2. 見《曾令香港沉淪的遷界令
  3. 見谷歌地圖:https://goo.gl/maps/EaY5XoRYhmPqzNy89
  4. 見《鄉土學社》面書頁
  5. 見谷歌地圖:https://goo.gl/maps/LwkWpJfjpr5vdCKSA
  6. 見谷歌地圖:https://maps.app.goo.gl/Ue9JrDeyw2EKDTxA6
  7. 見谷歌地圖:https://goo.gl/maps/ACLocN5SwM6XNXqF7
  8. 見谷歌地圖:https://goo.gl/maps/1XUnovjqJTrcGLVY7
  9. 見谷歌地圖:https://goo.gl/maps/QgoJewgPZP13HKgc9
  10. 《壹周刊》〈咔嚓獵人

484

從《Travelin’ Man》MTV 看昔日的銅鑼灣

因為我比較老餅的緣故,車內慣常地播著兩個 TuneIn 電台,一個是七十年代老歌,另一個是六十年代老歌。某日忽然播起 1961 年 Ricky Nelson 的《Travelin’ Man》,或許香港人不認識這首歌,也不認識 Ricky Nelson 是何許人,但特別之處是歌詞出現了『香港』這個名字,另外其 MTV 還出現了香港的風景片斷。在短短幾秒的鏡頭下,發現這個香港十分陌生。前景是早被拆掉換上豪宅的虎豹別墅,而背景則是未填平作維多利亞公園的銅鑼灣。歌曲是 1961 年發行的,但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維多利亞公園早在 1954 年8月開始興建,那麼《Travelin’ Man》所採用的香港圖片實為『舊照』,比歌曲本身要再早十年。

在《Travelin’ Man》這幅截圖上發現了許多有趣的地方,順帶可以說一說銅鑼灣這個地名的由來。銅鑼灣的英文名字為 Causeway Bay,雖然中、英文名字都指同一個地方,但原來兩個名字背後的意思也不同。顧名思義,銅鑼灣指這個海灣本來的形狀似銅鑼,現時的銅鑼灣經過不斷的填海擴展,這個海灣早已看不見銅鑼的形狀了。然而在《Travelin’ Man》這幅截圖依稀可見未填海前的銅鑼灣是『窩』進去的海灣(見圖一),右邊可見弧形的海岸線(見圖一紅線),左邊被虎豹別墅遮擋了,但仍然可見半截海岸線。由此可見,銅鑼灣實為一個半圓形的海灣,所以得名銅鑼灣。

而銅鑼灣的英文名字 Causeway Bay 中的 Causeway,其實是英文名詞,在字典裡有收錄,意指海堤上的道路,那條海堤就是未填海前銅鑼灣的海堤。那條海堤路今天仍在,名字仍舊是 Causeway,那就是今日的高士威道(見圖一黃線),圖中可見當時稱作海軍球場的銅鑼灣運動場(見圖一藍線範圍),以及球場旁的皇仁書院(見圖一綠圈)。本來銅鑼灣及 Causeway 的意思並非一樣,但當銅鑼灣跟 Causeway 結成了中英名稱的等號之後,銅鑼灣道及 Causeway Road 便變成同一名字的兩條街道了,他們都是『銅鑼灣道』(見圖二)。看來當時的政府也沒有認真去處理這個街名雙胞胎問題,『求其地』把銅鑼灣道譯了作 Tung Lo Wan Road,Causeway Road 則變成了高士威道。

483

圖一:在《Travelin’ Man》MTV 裡頭發現五十年代的香港面貌。
圖二:兩條相同名字的銅鑼灣道。圖片來源:谷歌地圖

 

再遊新娘潭

寫過《新娘潭的故事 ⋯⋯ 原來堅過石堅!》之後,心思思再到新娘潭一遊。這次遊歷又發現了一些新事物,為前文補充一點資料。

涌尾

上回說到新娘潭是沙頭角第八約及第十約到涌尾必經之路,以前到新娘潭郊遊會看見許多指示涌尾的路標,從前不知道涌尾是哪個地方,也不知道涌尾這地方有什麼特別,有獨立一條小路通往涌尾,而且遠處已經有路標指示,後來才知到古時村民到涌尾村主要是僱船往大埔墟及其他地方。現時涌尾村在 1968 年興建船灣淡水湖後,因水位上昇而被淹没1。涌尾及其餘第十約沿海一共六條村落,被搬到今日大埔墟的六鄉新村2

有趣的是,前文在地圖上標示的涌尾(新娘潭路旁)其實點錯位置,現時許多地圖都錯誤標示涌尾為『涌尾燒烤場』這個地方。其實當時的涌尾村在湖的另一邊,不少行山客在涌尾村遺址發現村落的遺跡3。小弟心想,假如有人依新娘潭『涌尾』的路標走,希望到『涌尾燒烤場』搭巴士的話,卻發覺自己身處湖的對岸,豈非走了冤枉路?

 

許多地圖標示『涌尾燒烤場』為涌尾,其實涌尾村遺址在湖的對岸。圖片來源:谷歌地圖
往涌尾及烏蛟騰路標,亦是古人往來涌尾及烏蛟騰的道路。
新娘潭往涌尾路標
漁護署地圖標示涌尾在新娘潭路對岸
涌尾村遺跡,石上刻著: 『 界石,右邊往龍尾大埔,左邊往滘頭滘尾』。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1866 年《新安縣全圖》中有標示『涌尾』,證明當時為重要村落。
 

舊新娘橋遺跡

這次新娘潭遊,主要是仔細地看新娘橋及其橋頭的石碑。以往到新娘潭只是看瀑布,沒有仔細看這條百年古橋。當中發現新娘橋向下遊位置有不少方條形的人工石塊,相信是舊橋沖塌後的遺跡。另外在橋的一角,發現了堆砌得頗為簡陋的結構,極有可能是舊橋遺下的橋墩結構。只要把這個舊橋躉結構在腦裡 PS 到其餘兩個橋墩上,橋面再舖上河床上的方形石塊,大概就是舊橋的模樣。

其實在新娘橋不遠處,位於烏蛟騰的抗日烈士紀念碑下有一條小溪,溪谷中也有一條過百年的石板橋,名叫三擔蘿古橋4,跟舊新娘橋應該有七、八分相似。說不定是同一批師傅建造的,因為兩條古橋其實都是同一群『用家』,所以也應該由同一群村民出資興建的。

新娘橋遺留了相信是舊橋的結構。

圖組:在新娘橋下遊發現許多方形人工石塊

三擔蘿古橋。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三渡橋源考

前文述及,在《新娘橋石碑》提及新娘橋舊稱『三渡橋』,前文推算『三渡橋的意思有可能是一共三段的渡河橋』。在新娘潭範圍內確實找到三條渡河橋,包括近《新娘橋石碑》的兩條橋(下圖橋一及橋二)以及近新娘潭瀑布的一道橋(下圖橋三),較遠的橋三亦標示『新娘潭橋』,可見『新娘潭橋』(或『新娘橋』)是指一組三條的渡河橋,而非只是位於《新娘橋石碑》的一條。

新娘潭橋(舊稱三渡橋)是一組三條橋的總稱。
新娘潭橋一
新娘潭橋二
新娘潭橋三
新娘潭橋三前有標示『新娘潭橋』
新娘橋碑石

後記:再上橫山腳村

遊完新娘潭後,本想沿新娘潭古道上橫山腳村遺址。可惜路程比我想像中遠,而自己又沒有行山準備(當日只是短褲涼鞋),唯有半路折返,擇日再戰。中途,女朋友問:為什麼橫山腳村居民會住得那麼高(大約海拔260米)?我答,因為橫山腳村(以及烏蛟騰、七木橋村等等)是外來者,亦即是當時的『新移民』,好的地方大多被原住民佔用(如林村、大埔頭村、上水、粉嶺等),便唯有搬入深山,亦可以演譯為被原住民趕到深山建村。現時地名含『輋』的地方,也有著相同的故事。

在新娘潭入口對面馬路,就是新娘潭古道入口
新娘潭古道近馬路一段比較完整,相信是六十年代興建新娘潭路時有所改動,令部分古道被改成現代啲石級路。
新娘潭古道愈上,道路愈凌亂,相信是古道的一部分了。
  1. British Pathe : Hong Kong Refugees New Homes 1966
  2. 維基百科:六鄉新村
  3. 船灣下環湖,尋找湮沒的村落
  4. 湮沒林中的百年古橋

481

新娘潭的故事 ⋯⋯ 原來堅過石堅!

當我要寫《兩個鬧鬼的地名》的時候,本來是打算寫新娘潭的。要數香港最鬧鬼的地名,新娘潭當然榜上有名。只是 …….. 這個地名實在帶給我不少困擾,原因是我愈查下去,愈發覺新娘潭的故事 ……. 極有可能是真的!

首先要研究地名,本身『新娘』是一個名詞,指新婚的女子,最早出現於《儒林外史》第二回:『就如女兒嫁人的,嫁時稱為「新娘」。』《儒林外史》成書距今約二百二十年前左右,假如地名沒有被更改過的話,新娘潭這個名字有不多於二百二十年歷史。

『新娘』跟『運陶』這類動賓詞組不同,後者可以輕易改變賓語而出現一個新意思,例如運頭、運土、運爐、運牛、運羊 ……. 等等,但『運』的意思不變。相反『新娘』不是一個可以輕易地改變一個字而生出另一個意思的詞,在漢語語法上稱之為『語素』,語素的特點是當『新娘』分拆成兩個獨立單字後,便沒有當中『婚姻』的含意了,這類語素比較難以去跟另一個詞混淆。也就是說,當『新娘』這個意思植入了這個地方後,便很難會誤會成另一個意思了。

新娘潭似乎自古以來都沒有民居,也就查不到任何關於新娘潭人口、村落在縣誌上的記錄。然而,自民初以來,文人卻留下不少關於新娘潭的遊記,原因是當時坊間許多介紹香港的書籍都有《香江十景》或《香江八景》,可以說是香港最早期的旅遊書,跟今天的《東京十大名勝》旅遊天書有異曲同弓之妙。《香江 X 景》乃妨效自早年的《新安八景》(見拙作《鰲洋甘瀑與西貢的關係》),但跟《新安八景》不同的是,香江 X 景並不是官方刊物,所以坊間可以有不同版本,當中便有版本推薦『娘潭飛瀑』,所以造就了不少遊人遠道來新娘潭郊遊並寫下遊記。

現時找到最早的新娘潭遊記是黃佩佳先生於 1929 年刊登於《工商日報》的〈香江十景〉(見圖組一),另外一篇 1954 年易君左先生的《訪新娘潭》則有比較詳細的紀錄,給上世紀的新娘潭留下了重要的面貌。而最早的『新娘潭』記錄,要數現時立於新娘潭橋頭的《新娘橋石碑》。據碑文記述,碑石立於清.光緒三十二年(一九零六年),是『新娘潭』最早的文獻記錄。

從易君左先生的《訪新娘潭》裡頭讀到,到新娘潭的陸路路線有二(注意:當時未有新娘潭路、鹿頸路及汀角路),其一是由大埔墟沿海岸走到大尾篤,然後『由此上山,向左行,過新娘橋,到潭』;另一條路由沙頭角『凹下經南涌,轉鹿頸,沿石子路上山,過一山凹下去,左行,過一小石橋,沿溪邊行,便到新娘潭。』當中提及來往大尾篤及鹿頸的上山路線,其實是橫七古道(見圖四,啡線),到中段有一條伸延向東的支徑名叫『新娘潭古徑』,為橫七古道的支線。據一份立法會文件說,新娘潭古徑的歷史非常悠久,甚至可以追遡到五代及宋元時期1

在未有新娘潭路及鹿頸路以前,橫七古道可算是大埔往沙頭角的重要通道。清.道光年間,即距今二百多年前,以沙頭角為中心的村落分為十約(即十個區域)2,當中第八約為鹿頸至七木橋村一帶(見圖四),而第十約則圍繞著新娘潭一帶,包括烏蛟騰、九擔租、亞麻笏、涌尾、涌背等村。依地理環境看,第十約的村落如要沿陸路到沙頭角,必須經過橫七古道及新娘潭。尤其沙頭角東和墟的墟期日子,新娘潭一帶預計比彌敦道還要旺。而十約村落如要跟第八約村落往來,又或者來往大埔,也必須經過橫七古道及新娘潭。除了陸路,易君左的遊記亦透露了一條水路,就是回程時在涌背僱船離開,這亦是古時村民常用的路線。試想像,烏蛟騰或七木橋村民要到大埔墟,亦可沿橫七古道南下經新娘潭到涌背,再僱船出大埔墟,甚至對岸的西貢北。

由此可見,新娘潭雖然沒有建村,但卻是新界北村落間的交通樞紐,奈何水患甚為凶險,相信曾經發生過不少意外。洪水湧至,不管大官、農民、秀才還是新娘子,都難逃刼數。舊橋不斷被沖塌,村民不惜籌集資金建造新橋,『祈以萬古』。據《新娘橋石碑》記載:

蓋曰:橋之名也,呼為三渡;橋之造也,祈以萬古。熙穰往來,前屢險阻。故集同人,指題幫助;遠則金山,近則桑梓。姓字豎碑,岡陵永固。[後段列出一眾善長芳名及金額]3

碑上說,舊橋原稱為三渡橋,『渡』即過河,三渡橋的意思有可能是一共三段的渡河橋,亦即是沒有名字(老老實實,對當年一腳牛屎的鄉下人不要期望太有文化)。善長名單中最為觸目的是『大埔金大人樂助工金銀弍百大元』,『大埔金大人』就是時任新界助理田土官兼巡理府的前港督金文泰。可見此橋身世非凡,並不只是一道行山小徑而矣。新娘橋無論設計、外觀、大小跟當時橫跨林村河的三渡坑石橋一模一樣4,但當時三渡坑石橋的兩端:林村及大埔頭均是全港最有勢力的村落。可見當時新娘潭及新娘橋的重要性,可以跟大埔頭及林村看齊。

說到這裡,相信我們不用懷疑新娘潭在開埠前及開埠初期是新界北來往沙頭角及大埔的重要交通樞紐,可惜屢屢發生事故。一如前述,地名中出現了『新娘』一詞並非偶然,相信在云云事故當中,曾有新娘子在此遇難並不為奇,以致後人以『新娘』命名此地。那次新娘遇難慘劇的發生年代應該沒有如黃佩佳先生所說的『明末清初』那麼遙遠。環顧鄰近烏蛟騰、鹿頸、七木橋等村也只有二百多年歷史,相信新娘子蒙難大約發生在一百三十至二百年前左右。

  1. 新娘潭古徑:立法會文件
  2. 沙頭角十約
  3. 抄自《香港碑銘𢑥編》第二冊.香港巿政局出版.1986年
  4. 【香港生態史地歷奇】三渡橋謎題考(6)

圖一:以下組圖乃 1929 年 5 月 22 日刊登於《工商日報》之《香江十景》,作者為『驚夢者』即黃佩佳先生。當中第二景就是『娘潭飛瀑』。

圖二:易君左:〈訪新娘潭〉,《新希望》,創刊號(1954 年 2 月 15 日),頁 14-15。
圖三:新娘橋石碑
圖四:啡色線為橫七古道,紅線為橫七古道支路新娘潭古道。圖中標示沙頭角十約中第十約的烏蛟騰、橫山腳、阿媽笏、涌尾、涌背、金竹排、橫嶺頭、大小滘、九擔租、苗田仔古村大約位置以及第八約的範圍。

480

梧桐河:一條河的四個名字

行山網搞了十多年,一直沒有為意我家附近其實也是郊遊路線(這個心態很正常,沒有人會當每天回家路線是『行山』吧),直至某日有媒體說上水有處大芒草1。看一看,那裡就在我家對面,才驚覺原來我家也可以是郊遊點。

郊遊路線只是圍著梧桐河兩岸走一圈(見圖一),梧桐河南岸是上水圍,北岸是虎地㘭村。相比起上水圍,虎地㘭村相對偏避,不像上水圍般鄰近石湖墟及火車站,也不像在雙魚河對岸的河上鄉般靠近公路。正因如此,虎地㘭村奇蹟地保留了許多歷史線索。這次郊遊意外地發現了梧桐河竟然有四個名字,亦關係到『上水』這個地名。過後我在面書上打趣地說,這次郊遊似考古多於『行山』。

首先,不論在官方地圖或谷哥地圖上,梧桐河的英語譯名為 Ng Tung River(見圖一及二),但當日在河邊不起眼的一角發現了梧桐河的舊名字 —— River Indus(見圖三),亦即是『印度河』。該標示牌是簇新的反光牌,看來文字是從舊牌複製過來的,連梧桐河的英譯名字也沒有改。River Indus 這個名字有一個故事,話說當時英國人從印度派來了專業人仕來港測量,該印籍測量師以其家鄉的『印度河』命名之,成了梧桐河的舊稱。

在梧桐河畔的虎地㘭村可以找到不少前九廣鐵路工場的遺物,在此按下不表。在村口找到了一塊刻有約四百字的碑石,名為《重建石陂頭碑誌》(見圖四),記錄了六十年前上水村民重修梧桐河石陂的歷史,全文如下:

重建石陂頭碑誌

考我上水村藉天然之鳳水得地利於雙魚開基以來阡陌相接唯是農耕有候水旱無時乃祖有鑒於斯援作築陂之舉當時擇定村旁鳳溪要點集合全村人力疊石成陂名之曰石陂頭因時蓄放調節水源相沿迄今垂二百餘載歷年加以修理村民稱便詎該陂於一九五四年六月廿一日為洪水沖潰幸蒙 前大埔理民府黎敦義 / XX (姬達?)兩任長官體恤民艱商請港府水務局撥款并派水利工程師伍夢衡先生負責䇿畫於同年九月廿八日在舊陂上游建築鋼筋三合土新陂一道經三閱月完成迨一九五六年十月復蒙現任大埔理民府華樂庭長官接納村民進一步之請求商得伍工程師同意將舊陂重新修建并加厚兩陂間之河隄隨於一九五七年一月七日興工 X 由英陸軍第二十四工兵團官兵義務代為修築本村村民搬運沙石 X 樂 X 長官籌集村料 X 三月底以後則由水務局負責繼續未竟工程竣工之日更蒙新界民政署彭德署長親臨揭幕從此水源充鬯村民利賴偉績豐功永垂不朽是為誌

上水村村代表廖X全 / 廖XX / 廖新業暨全體村務委員謹誌
一九五七年X月十X日

這塊碑石留下了重要的歷史證據,證明了梧桐河早在六十年前名叫『鳳水』及『鳳溪』,此乃上水名校『鳳溪學校』名字的由來。另一個名字『鳳水』,根據維基百科資料2

傳至對風水有認識的七世祖廖南沙,倡言必須聚族而居,後代子孫方可昌盛。乃根據風水學說追尋「龍脈」,選定龍口地形像鳳之處,合力鑿池(即護城河)築城,建成「圍內村」(今上水鄉老圍);號召廖氏三房子孫盡徙圍內居住。由於圍內村立於梧桐河之上,廖氏族人便稱其為「上水鄉」。

由此引證了『上水』其實是『鳳水』之上的意思,而『鳳水』就是鳳溪之水,亦即是梧桐河,原因是梧桐河及雙魚河交匯的地形酷似鳳凰(見圖一)。既然梧桐河之上為上水,梧桐河的對岸虎地㘭村原來也有別名『下水嶺』。據一塊刻上同治七年的墓碑(見圖五),即距今一百五十年前,碑上刻著虎地㘭的原名為「下水嶺」。

既有上水,亦有下水,正好引證了上水跟梧桐河的關係。

伸延閱讀:hiking100fun.com《上水梧桐河》

  1. HK01 — 上水河上鄉大白茅佈滿田園 藍天襯托美不勝收
  2. 維基百科 — 上水

圖一:藍線是梧桐河郊遊路線圖;紅線指上水地形酷似鳳凰。

圖二:官方文件上使用 Ng Tung River(資料來源: 土木工程拓展署)

圖三:梧桐河舊名字 —— River Indus

圖四:重建石陂頭碑誌

圖五:同治七年的墓碑,圖片來源:大紀元

479

兩個鬧鬼的地名

香港舊地名往往有一個被曲解的典故,例如『大埔』(舊稱『大步』)便被老一輩的原居民誤以為有老虎而要大步走,誤會全因村民不了解『步』字的真正意思。話說回來,香港有幾個『鬧鬼』的地方,也是全因其地名而起,究竟是否真的有鬼?大家來研究研究。

大埔有一處地方叫運頭塘,位於大埔墟的南方,因其名字詭異,自必然引出許多鬼故事。然而,這些本地流傳的鬧鬼故事萬變不離其宗,必然跟日本侵華及亂葬崗有關1。其實運頭塘真的如相傳所說:砍下頭顱再運去埋葬所經之地?

運頭塘確實是運輸中介點,只是運的不是『頭』,而是『陶』。有說舊名字叫『運陶塘』,這地名跟鄰近的碗窰村有莫大關係。話說碗窰村生產陶瓷已有幾百年歷史,製成品經運頭塘到大步墟(見圖一),再上船送到各地。前文述及,『大步』不是大步地走路的意思,其實指大碼頭,大埔的海上商業活動可以追溯到唐代開元年間(見《路過大埔要大步走?》)。從製『碗窰』經『運陶』到『大步』上船出口,這個流程十分切合其地理及實際條件。

另一個鬧鬼的地名是鎖羅盤,位於船灣郊野公園北面,深圳鹽田對岸。顧名思義,相傳『羅盤』在此地方會失靈,故名鎖羅盤。其實這也是一個名字上的誤會,鎖羅盤的舊稱其實更嚇人,名字叫『鎖腦盆』,連人的腦袋都被鎖住,你話得唔得人驚?

首先,『鎖羅盤』三字要由詞組說起,一般人誤解是『鎖 — 羅盤』,其實是『鎖羅 — 盤』。跟一般香港人會混淆『盤』與『盆』一樣,鎖羅『盤』其實是『盆』,即盆地意思,從谷哥地形圖可見,鎖羅盆三面環山,是盆地格局(見圖二)。『鎖羅』其實是『鎖腦』,『鎖』即是封鎖;客語『腦』(或『老』)是山的意思。整個名稱『鎖腦 — 盆』意思是被山包圍著的盆地。

  1. HK01:【十二傳說之另類都市傳說】大埔運頭塘怪異名字之謎 藏靈異故事

 

圖一:1866 年《新安縣全圖》

圖二:從谷哥地形圖可見,鎖羅盆三面環山,屬盆地格局。

477

炮台山要脫北是地鐵惹的禍

一直沒打算寫港島區的地名,原因是殖民初期英國人活躍於港島北,連帶地名都有太多殖民地色彩,沒有研究價值。然而,某日四處網遊之際,遇上了一個面書群組『我哋係炮台山唔係北角』1,直指炮台山是一個獨立於北角的區域,理據可以到訪其面書群組拜讀一下,在此不表。因為小弟不下一次在博文中指出許多本土地名都被地鐵站移了位,甚至被虛構出來(見 404 香港不存在的角落系列),所以直覺上告訴我,這又是另一宗地鐵站懸案。連同北角的舊地名:『七姊妹』,我們嚐試考察一下三個地名的正確位置。

地名上的『角』,大多都指地形上有一隻突出來的『角』,究竟北角的『角』在哪裡?經過百多年來的移山填海,北角的海岸線早已跟原貌有很大的差別。然而,英國人早於 1903 年在港島北沿海舖設電車路2(見圖一),為舊香港的海岸線保留了重要的線索。根據 1841 年的香港地圖(見圖二),北角就是位於 East Hill 的角位,再對照今天的北角電車路(即英皇道),這個『角』就是位於舊皇都戲院(今皇都商場)的位置。

至於炮台山,名字源於 North Point Battery,直譯就是『北角炮台』。北角炮台於 1922 年拆卸了,並沒有留下太多紀錄,在僅餘的資料顯示,當年的炮台位於 East Hill(見圖三),跟前文的北角位置相若。雖然炮台早已不存在了,但連貫北角炮台的上山小路今天仍在,就是炮台山路,炮台遺址就在今天炮台山遊樂場及循道衛理中學上。由此可見,炮台山,無論在名字源頭(北角炮台)及地理位置上,跟北角是同一個地方。

說到這裡,要脫北的顯然不是炮台山,反而是北角的另一個區 ——『七姊妹』。首先,七姊妹不是北角,因為七姊妹這個名字比北角還要早出現。早於 1849 年的人口普查已有七姊妹村,那時錄得村民二百多人及房屋一百間。七姊妹村的位置,綜合多方面的證據,包括:

    1. 經常顯示舊地名的谷歌地圖(見拙作《深水埗地名大挪移》),見圖五。
    2. 維基百科指是電照街以東至鰂魚涌一帶3
    3. 七姊妹泳棚拆卸後,變成今天的七姊妹道,可以參考今天七姊妹道的規劃4
    4. 前文述及,英皇道電車路是舊北角的海岸線

得出的結論是,七姊妹的位置是英皇道以南,介乎今天的建威花園至太古坊一帶,跟前文的北角相隔了一段距離。然而,七姊妹泳灘及七姊妹泳棚的範圍則向西伸延至城巿花園一帶,甚至銅鑼灣(今俗稱天后)電氣道一帶5

總括來說,又是地鐵站惹的禍,炮台山站的位置沒錯,錯在北角站被東移到七姊妹道一帶,連帶『北角』也被賦予了新的區域定義,誤導了炮頭山居民嚷著要『脫北』。反之,從今天七姊妹道的分佈來看,七姊妹因後期的七姊妹泳灘/泳棚關係,一直西移至今天的北角站範圍,令炮台山、北角、七姊妹三個地名均產生了混淆。

圖一:Beach of North Point c 1910。照片顯示沿海的電車路,即今天的英皇道。Beach of North Point 是七姊妹泳灘的一部分。山上小屋是太古高層 Kornhill 的舊居,即今天康怡花園的位置。

圖二:Hong Kong surveyed by Captn. Sir Edward Belcher, in H.M.S. Sulphur 1841. 圖片來源

圖三:The National Archives UK: WO 78/3984. 圖片來源:gwulo.com . 地圖顯示舊北角炮台位置

圖四:The National Archives UK: WO 78/3984, 1899. 圖片來源:gwulo.com . 地圖顯示舊北角炮台的位置,左右上角的大路是今天的英皇道,圖中連貫炮台的小路就是今天的炮台山路。

圖五:谷歌地圖顯示七姊妹範圍

  1. 面書群組:我哋係炮台山唔係北角
  2. 電車史話
  3. 維基百科 — 七姊妹
  4. 壹街故事七姊妹道一號
  5. 究竟真・北角喺邊度?七姊妹又喺邊? 吓「炮台山」要「脫北」?!

475

青衣與春花落

前文述及,谷哥地圖偶爾會出現一些舊地名,這些地名往往可以追遡到久遠的歷史。今天介紹一個從谷哥地圖上發現的舊地名:春花落(見圖一),那是青衣島的舊地名。春花落源於青衣島上的一條小村落,史書對這條村沒有太多記載,看來村落規模並不大。

早在明朝《粵大記》中已經出現春花落這個地方(見圖二),名字可以追遡至四百五十年或以前。明朝地圖以標記村落為主,一般只會標記大村,例如鄰近的葵涌及淺灣(荃灣)等,當時春花落只有零星小村落,標記在地圖屬罕見。春花落之所以出現在地圖上,原因是春花落位處商船往來頻繁的航道,對出水域稱為春花洋,亦是海盜經常出沒的地方,在 1815 年英軍地圖上已有標示該處為『Pirate Harbour』(見圖五)。 而『青衣』這個名字則最早出現於清代嘉慶二十四年( 1819 年)版的《新安縣志》,自始『青衣』便取代了『春花落』這個名字。

從前的春花落村在哪裡?有說是『青衣島上的東南位置』1,這跟 1994 年版通用地圖所標示的位置吻合(見圖三)。然而,在 1908 年英軍地圖上(見圖四),青衣島只有東北近牙鷹洲一帶有村落及田地(那裡是搬村前的涌美村),從地理環境上看,東南面不可能有適合建村的地方,所以春花落村是否如地圖及記載所標示位置?這值得商搉。另一個可能是地圖上的春花落並不指村落,而是島上的山丘。

另外,青衣島為什麼會由『春花落』改成今天的名字呢?或許我們可以從今天『青衣』這名字說起。首先,簡單地問:青衣為什麼會叫青衣?有一說法是青衣附近水域特別多青衣魚2,是否如此?不得而知。另一說法乃根據新界鄧氏族譜及碑記所載,在十一世紀中葉,於現今荃灣柴灣角小丘上,找到一塊白玉禪師的碑文,刻有詩曰:

長沙左手接青羅
右攬青衣濯碧波
深夜一潭旦斗現
裡頭容得萬船過
有人下得朝陽過
十三年後必登科
若是世人尋不得
回頭轉問釣魚哥

當中『右攬青衣濯碧波』據說是今日的青衣島。然而,小弟仔細參詳碑文內容,當中『青衣』是否真的指青衣島呢?古詩詞常常借『青衫』來比喻書生3,詩詞中借用『青衣』不足為奇。更值得留意的是,十一世紀時還未有『青衣』這個地名,總不成白玉禪師能夠預知未來。

『青衣』名字的由來,或許我們可以從其英語譯音上略窺一二。青衣島的英文名稱是 Tsing Yi,也有稱作 Tsing I,明顯地是從粵語直譯過來的。然而,從 1812 年的軍用地圖中(見圖五),青衣也有一個舊譯名叫 Chung Hue,那是閩南語的『春花』,也就是『春花落』的原名。閩南人在香港有一段悠久的歷史,也許春花落本來是福建閩南語系的村落,又或者原地名是以閩南語發音。而 Chung Hue 以粵語去讀,跟『青衣』十分接近,由此推算『春花落』其實就是『青衣』。

  1. 阿史. (2017). 區區有故講 (初版.). 香港: 明窗出版社.
  2. 滄海桑田話青衣
  3. http://www.chinesewords.org/dict/328719-465.html

 

圖一:谷哥地圖上標示青衣為『春花落』

圖二:明朝《粵大記》書末的〈廣東沿海圖〉中出現『春花落』地名。

1994 年通用地圖,可見春花落位於青衣東南方。

圖四: Ngon Shun Chau (or Stonecutters Island) to Brothers Pt. 1908. 圖片來源

圖五:Entrance to the Chou-Kiang or Canton River From The Outer Islands To Lintin Surveyed By Capt. D. Ross Bombay Marine 1815. 圖片來源

473

地名解說與《漢字簡化方案》的誤解

近日出見了一個『灣』與『湾』的爭拗1,敏感的香港人即時聯想到中港融合的問題上,質疑香港政府是否把地名簡體化了?香港人的憂慮自有其道理。雖然『弯(彎)』確實收錄在 1955 年的第一次《漢字簡化方案》2內,只不過『弯』以及許多簡化字其實並非由新中國發明的,中共政府極其量只是整理、規範及推行而已。簡化字源於俗字,為坊間便利的原因而把繁複的漢字簡化起來,跟今天茶餐廳把『凍檸茶』簡化成『冬 0 T』沒有分別,而且許多簡化字可以追溯至幾百年前。根據台灣教育部的《異體字字典》上引述《宋元以來俗字譜》說:

『〈太平樂府〉、〈東牕記〉、〈目連記〉、〈嶺南逸事〉均作「湾」。足見「湾」為宋元以來通行俗字。』

可見『弯』早在宋朝的典籍上已經出現。

另一方面,民眾認為《漢字簡化方案》乃由中共政府於 1949 年以後發明,其實是另一個誤解。漢字簡化可以追溯至清朝晚年及往後的五四運動,當時普遍認為中國要自強,首先要推翻舊有的中國文化,並且要全盤西化,有所謂『西學東漸』,而漢字便是重點改革之一。漢字改革最早由晚清教育家陸費逵提出,及後五四運動對文字簡化的呼聲逐漸高漲,錢玄同於 1922 年提出的《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並得到多位學者聯署支持。後來毛澤東提出:『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 漢字的拼音化需要作很多準備工作,在實現拼音化以前,必須簡化漢字,以利當前的應用。』這才有後來的《漢字簡化方案》。

要了解這段歷史,可以由今日的『尖沙咀』說起。大家應該對尖沙咀並不陌生,然而香港人卻十居其九都不會知道尖沙咀的『咀』,其實是『嘴』的簡化字,尖沙咀的正確名稱應該是『尖沙嘴』。『嘴』和『咀』,在意思上有不同含意3,前者是名詞,解作尖出來的形狀;後者是動詞,例如咀嚼或『咀你一啖』也可以。顧名思義,尖沙嘴是指地形上尖出來的部分,正字應該是『嘴』,而在明朝《粵大記》中,早已紀錄了尖沙嘴這個地名。

那麼『尖沙咀』是從何時出現呢?曾經有位博客對這個『咀』字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4,翻查了從晚清的奏折(尤記得尖沙咀打過仗,見《404 香港不存在的角落(二):佐敦》)到港英年代的憲報,發現地名上由『嘴』簡化成『咀』最早出現於 1910 年,及至 1940 年官方正式統一改用『尖沙咀』。由此推斷,以『咀』代替『嘴』在四十年代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受性。那時候,中共還未掌權,更遑論日後的《漢字簡化方案》。

  1. 《HK01》:公路簡體字-西貢現-湾-路面文字惹爭議-專家解構字體之謎
  2. https://zh.wikipedia.org/zh-hk/汉字简化方案
  3. 《文匯報》:正字正音:「尖沙嘴」作「尖沙咀」 原來大不同
  4. 《立場新聞》:「尖沙嘴」讓路給「尖沙咀」與正字迷思 [web archive]

明朝《粵大記》書末的〈廣東沿海圖〉中出現『尖沙嘴』地名,而『稍箕湾』亦用上簡化的『湾』字。

尖沙嘴浸信會,是少數仍沿用舊地名的名字。圖片來源:on.cc

472

深水埗地名大挪移

某日在谷歌地圖上找一處位於深水埗的地方,赫然發現兩個很古舊的地名,分別是菴由和元洲(見圖一)。小弟在深水埗長大,但從來沒聽過菴由和元洲這兩個名字,元州邨倒是很熟悉,但元州邨接近長沙灣區,跟地圖上的元洲相距頗遠。

首先,我們調查一下菴由和元洲這兩個地名的歷史背景,以及其地理位置,看看是否谷歌地圖出錯。根據維基百科記載1

『(元洲村)位於深水埗北部,其附近有三條村,分別是東南的田寮村、西面的菴由村,以及西北的馬龍坑村 …… 元洲東面有溪流,流往原深水埗的北面,這條涌最後變成今日的南昌街渠。』

元洲的位置解釋得很清楚,位於深水埗北部,南昌街以西,菴由村以東,正正就是谷歌地圖所標示的位置, 即是今天高登/黃金商場的位置。 菴由村及田寮村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因港英政府大力發展深水埗區時遭清拆,元洲村變成了今了的元州街,後來元洲街隨著長沙灣填海而被延長。菴由村及田寮村也變成了菴由街及田寮街,及後在 1930 年再改名為今天的福華街及福榮街2,也就是說自 1930 年起,便再沒有人提起過菴由及田寮這兩個地方名,直至菴由從谷歌地圖上冒出來為止。

說到這裡,你會發覺原來『元洲』這個地方被移位了,移至今天元州邨的位置(見圖一圖標)。上文述及,元洲街隨著長沙灣填海而被拉長至今天的長沙灣區。而在 1969 年落成的元州邨,原名本來叫『元洲街政府廉租屋邨』或簡稱『元州街邨』,亦即是『位於元州街的屋村』,但後來在約定俗成下再簡化成『元州邨』3。在《404 香港不存在的角落(二):佐敦》如此說:

在語文習慣上,有時候會把後面的詞組簡化掉,例如我們會把『彩虹邨』簡化成『彩虹』,而今天的『上水』也是由『上水圍』簡化而成。以此推斷,『佐敦道碼頭』也許早在數十年前已經在口語上被簡化為『佐敦』。

也就是說元州街邨也被簡化作元州邨,跟從前的元洲村混淆了。

然而,深水埗區地名近年也被無辜移位,罪魁禍首又是地鐵公司(見《404 香港不存在的角落(三):天后》),幸好深水埗居民仍未被錯誤標示的地鐵站名所混淆。你不難發覺長沙灣站其實不在長沙灣,而是在深水埗區; 位於長沙灣中心地帶的地鐵站卻變成了荔枝角站,也就是說荔枝角站根本不在荔枝角。究竟正確的荔枝角在哪裡?根據一幅 1908 年的英軍地圖所標示(見圖二),荔枝角的西北方標示著『Kau Pa Keng』,中文名字叫『狗爬徑』,這條村今天仍在,就是九華徑村4。圖中通往狗爬徑村的路仍在,就是青山公路。心水清的你,應該知道地圖所標示荔枝角的位置,就是今天的港鐵美孚站。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元洲
  2. 《街名 有典有故》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元州邨
  4.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cu0001/20180301-68027

圖一:元洲、菴由及元州邨的地圖標記,圖片來源:谷歌地圖

圖二: Ngon Shun Chau (or Stonecutters Island) to Brothers Pt. 1908. 圖片來源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