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期、禮拜、曜日 —— 四種紀日的歷史背景

香港人近年都視日本為『鄉下』,在某程度上我認同,因為近年我十分喜愛到日本『尋根』—— 去尋找已在本土失傳了的中國文化。這次到紐約棎親,中途在東京短暫逗留了二十二個小時,期間到了酒店附近的『排隊店』用膳。顧名思義,在那家店門外前後『排』了約半個小時。就在門外百無聊賴的時候,留意到店家的營業時間表上列出了『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等字樣,意思是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及周六。也許當時真的太無聊,便順勢查起 X 曜日的典故來,發現原來也是失傳了的中國文化。然而,再進一步了解下去,其實又跟中國文化沒有很深的關連,原因是古中國一直沒有『周』(七天)這個概念。

說 X 曜日源自中國,這說法沒有錯,日、月、火、水、木、金、土統稱為『七政』或『七曜』1。最早出現於先秦時期,當時是指天上七顆較重要的星體:太陽(日)、月亮(月)、火星(歲星)、水星(熒惑)、木星(鎮星)、金星(太白)及土星(晨星)。一如前述,當時七政跟『星期』沒連上關係,因為中國人的曆法只有『歲(年)』及『月』,沒有『周』的概念,當時七政大多用在天文及占星之上。

至於『星期』這個概念源自古巴比倫文化,『七』為兩河流域文明常用數字,也是該地區的吉數。後來七天為一周的概念傳到猶太文化裡頭,再寫入《舊約》聖經之中,以後不論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都會每周奉一天為『聖日』(或『安息日』/『主日』)。到大航海時代基督教文化無遠弗屆,『星期』(以至周日為休息日)這個概念遍及全球。

中國從哪時開始有『星期』的概念?根據資料,中國人要到民國初年才開始採用以七天為一周的制度2, 那時候流行『西學東漸』,認為中國人要摒棄舊有文化及制度,要全盤採納西方一套,包括曆法及時計,『星期』的概念開始傳入中國。早期來華教士除了會傳教外,還會翻譯聖經及西方文獻,當中免不了要介紹西方國家『星期』及『聖日』的習慣,當時被翻譯為『禮拜』及『禮拜日』,兩個用詞均有宗教意思。

至於七政又何時跟『星期』扯上關係呢?雖然西方敎士遲至明末才把『星期』的概念傳到中國,但早在唐代已經打通了河西走廊,開拓了中亞地區的貿易,同時亦帶來了外邦人的宗教,包括猶太教3、耆那教、景教、摩尼教等『夷教』4。他們不約而同都會在每七日為一周的循環之中守一天『齋日』,當時所採用的就是以『曜日』為紀,及後又輾轉傳到日本。而當時中國因為視這些夷教為異端,沒有正式收為官方紀錄,而夷教在後來不同時期遭到禁教,禁教之下除了屠殺異教徒外,還會拆聖堂、毁聖物及銷毁典籍(哪個時代 / 地方都一樣),也就沒有太多相關文獻紀錄流傳下來,在華夷教亦逐漸消失在歷史塵土之下。

周、星期、禮拜、曜日,這四個詞。『曜日』的歷史源頭最早,自唐代開始流傳於夷教的胡人及天竺信徒之中,再傳到日本,輾轉流傳至今。而『禮拜』及『星期』均為西方教士來華後的新造字,前者顧名思義地跟宗教有關;後者屬宗教中立,純天文現象,以月圓月缺之間的廿九日為『月』,再以四分一為『星期』的循環。而『周』這個字其實是日本的新造字,民國時期反向傳回中國。

  1. https://zh.wikipedia.org/zh-hk/七政
  2. 从七曜说到“礼拜”、“星期”、“周”的语源
  3.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中國猶太人
  4. 耆那教是故印度宗教;景教就是東方基督教,乃最早傳入中國的基督教;摩尼教是一種集祅教、基督教及彿教於一身的哲學體系,最為香港人熟悉的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筆下的『明教』。
東京蒲田區丸一豬排店的營業時間表

498

日語漢字的雑砕念

這次在北海道旅遊跟女朋友逛商店時,發現了『雑貨』的分類,隨即令我駐足思考了一陣子。女朋友說:『貨品太「立雜」,不能分類的都歸類為「雜貨」,有什麼奇怪?』奇在這個『雑』字跟繁體字的『雜』有一點不同,也許背後也有一個故事。

在日語漢字中,凡『』字形都會簡化為『九』,包括『雜』(雑)、『倅』(伜)、『碎』(砕)、『粹』(粋)、『翠』(翆)、『醉』(酔)等字,唯獨『卒』屬例外,保留了原有字形。『』這個字古已有之,其實是『衣』字,看看『衣』的甲骨文便會知曉:( ),這是上衣的形狀。至於這個字何時被寫成『九』字?最早記載出現於唐代《五經文字.衣部》云:『作卆及皆訛。』,意思是『卆』是『卒』的俗字,但卻是一個錯字。北宋年間,遼國的《龍龕手鑑.酉部》有收錄『酔』為『醉』的俗字。

在日語漢字中,『雑』、『砕』等字早在戰後 1946 年由日本內閣發佈的《當用漢字表》1 已經出現,然而當時教科書卻標注『雜』『碎』乃正字,而『雑』『砕』等為俗字或異體字;在 1953 年的《福生新聞》2中,發現有廣告中『雜』、『雑』二字共用(見下圖)。至 1955 年起,《福生新聞》統一採用『雑』字。到 1981 年內閣發布的《常用漢字表》中,『雑』『砕』等俗字名正言順地『坐正』,『雜』『碎』等正字隨舊有的《當用漢字表》同被廢止。

有可能『杂』及『卆』相關字形一直在日本流傳,但很難想像這樣冷門的俗字會在異邦留了下來,起碼我在日本古籍上找不到丁點兒線索,更合理的推測是『杂』及『卆』的字形都是日本人自創的,而日本人會創造專用漢字一點也不感到意外3。值得一提是『雑』這個字跟中國簡化字『杂』相似,但比日語漢字起碼遲了十年,直至 1956 年《漢字簡化方案》〈漢字簡化第二表〉才出現。其實當時提出的簡化字有部分跟日語漢字相似,相信當時中共的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有參考過日本的《當用漢字表》。『砕』曾經在 1977 年《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二簡)中出現過,但二簡最後並沒有推行,其他『卒』字型的中國字亦沒有像日語漢字般被進一步簡化。

  1. 見 昭和二十四年(1949 )《当用漢字字体表》(岩田母型)
  2. 福生巿立圖書館 內《福生新聞》第十二號。
  3. 見 《維基百科》〈和製漢字〉條目。
日本藥妝店內的『日用雑貨』字樣。
昭和二十八年(1953)的《福生新聞》
昭和年代的山內屋商店,招牌上方用上『雑貨』二字。

497

電氣化文字

每回到日本旅行,總會找到一些失傳了的舊詞匯,亦即是說那些年我們經常會用上的文字及詞語,後來被新字/詞所取代,然後大家漸漸把它忘記得一乾二淨,不過歷史卻把古字/詞留了在日本,還保存了原本的意思(見《失傳了的文字:塾》及《漢字溯源 –– 由日本菜說起》)。這次在日本發現的文字寶藏是『電氣』一詞。

記得在劣作《打咭街道系列:香港有趣的街道名》中提及:『(北角)有一條『電氣道』(Electric Street),電氣道名字沒譯錯但卻可堪玩味,因為『電氣』這個詞一早已經失傳了。』也許香港最後一次採用『電氣』這個詞是八十年代初,當年由柴油火車改為電動車,該計劃稱之為『電氣化』。『電氣』這個詞歷史不遠,原因是電力的廣泛使用只有約 150 年歷史,據雷銀照《”電氣”詞源考》指出,『電氣』一詞最早出現在來華傳教士瑪高溫翻譯書《博物通書》1,當時以『電氣』去翻譯英語 Electric fluid,後來日本人把『電氣』這個詞帶了出國。

如今這個詞普遍被『電』、『電力』或『電動』所取代了,畢竟中國人對於『氣』的概念比較抽象(除非是武俠小說)。然而,『電氣』一詞在日本仍被廣泛使用,電動車在日本稱之為『電氣自動車』,全國知名品牌 NEC 的日文名稱是『日本電氣株式會社』。

在日本,『電氣』和『電力』會交替使用,我在京都同時找到『電氣』和『電力』的路蓋。但嚴格來說,『電力』跟『電氣』是有分別的,『電氣』是電的統稱,而由『電氣』所產生出來的力量便稱之為『電力』,以英語解說『電氣』是 electric,而『電力』則是 electric power。

  1. 雷銀照. “電氣”詞源考. 電工技術學報 22.4 (2007): 1-7. FT.
京都街上的路蓋寫上『電氣』一詞,同時亦發現『電力』的路蓋。
在日本的朋友某日貼上告示說電車免費充電中止,『電車』在日本稱之為『電氣自動車』。

495

失傳了的文字:塾

每回到日本旅遊,總會有開心大發現,倒不是美食或新奇玩意,而是失傳了的古漢語。記得年前在車站廣播聽到『新』的日語是帶 h 音的 Shin,解決了我一直對於地名如 Shum Shui Po 譯名帶 h 字的問題,相信那是失傳了的中國古音1。也說過不知從那時開始,中國人掉亂了『酢』與『醋』二字,反而是日本人仍舊忠於原著;還有那個在中文接近失傳的『炙』字2。這一切源於一派學說:古舊的東西往往會遺留在外地,反而在發源的地方卻逐漸被忘記。

這次日本旅程,在火車上的廣告也發現了一個已經失傳了的古字:塾,但在日本則被發揚光大,尤其公開試臨近之時,滿街都是『塾』的廣告。在《漢語大詞典》對『塾』有這樣解說:

舊時私人設立的進行教學的地方。《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紅樓夢》第七回:“我們家卻有個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師的便可入塾讀書。”

原來早在戰國年代《禮記》已經有『塾』這個字,大概流傳至上世紀初為止。『塾』的意思是私人學堂而非正規學校,相等於今天的補習社。收費的私人學堂稱作『私塾』,不收費的叫『義塾』。日本大有名氣的應慶義塾大學,起源就是由創辦人福澤諭吉3在築地義教『蘭學』(即西洋學術知識)開始。

在日本,『學校』跟『塾』有分別,補習社不叫『學校』,普遍稱之為『塾』,而『學校』就是一般人理解的小學、中學、大學等正規學校。簡單而言,到『塾』上課,也許會幫助學子進入好的『學校』,但不能視為從正規學校畢業。然而在香港,補習社及正規學校都可以稱為『學校』或『學院』,導致有補習社以『學校』的模樣跟正規學校競爭4,此乃後話。

  1. 『新』的啟示
  2. 漢字溯源 –– 由日本菜說起
  3. 或許你沒聽過福澤諭吉,但一定看過他的盧山真面,因為他的頭像被印了在一萬円上。
  4. 灼見名家:高壓考試 標靶準備

488

日本私人補習社(塾)的廣告

漢字溯源 –– 由日本菜說起

當語言離開了本土之後,古老的發音及文字會在外地被保存下來,反而本土的語言及文字則不斷在變化。以漢語漢字為例,敝作曾列舉了日語『新』帶著古老的『sh』音(見《『新』的啟示》),以及以『漢』及『唐』來稱呼中國(見《漢城 vs 唐人街》)。香港人一直喜愛日本文化,尤其愛吃日本菜,單在日本飲食文化中,已可以找到失傳了的古漢字。

中國人對『湯』這個字的解釋為『食物加水煮出的汁液』*,但日本人則稱之為『汁』。『湯』在日本的意思是沸水,例如日本人稱溫泉為『湯』,在餐廳裡要一杯熱開水,則稱呼為『白湯』。由此可見,中國人的『湯』是經烹煮過的,是有味道的,或許不一定是熱的;而日本人的『湯』是熱水,是沒有味道的。比較中日兩個解釋,以日本人『沸水』的意思最為古舊。據東漢《說文解字》,『湯』解作『熱水也』,可見日本人的『湯』比較忠於原著。而『湯』被附予『烹煮後的汁液』這個意思也有悠久的歷史,最早見於唐朝《尚書故實》:『韋 拜而上,命坐,慰勞久之,亦無肴酒湯果之設。』

酢與醋

『酢』跟『醋』這兩個字可算歡喜怨家。『醋』解作『酸味的液體調料』*,而在日本漢語則用『酢』字,究竟是『醋』還是『酢』?《說文解字》解釋『酢』為『醶也』,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味酸者皆謂之酢』,可見日本人所用的『酢』實為正字。那麼『醋』又是什麼意思?《說文解字》說:『客酌主人也』,即客人以酒回敬主人。由此可見,『醋』跟『酢』被調亂了意思,今天『醋』是煮食用的酸味調料,『酢』是交際應酬的意思(見『酬酢』),前立法會主席曾經發文講解『酢』1,並指現代人常常把『酢』讀作『醋』,其實早於魏晉年代二字已經調亂了2,現在很難說得清哪一個才是正字,也許酬『醋』才是原版正音。

烤與炙

在壽司菜單上有『炙燒』這個烹煮方式,『炙』這個字在現代漢語裡已接近失傳,唯獨成語『炙手可熱』仍然保留了這個古字。『炙』就是今日的『烤』,其實在字形上 —— 肉在火上 —— 已經說明了一切。在《漢語大詞典》裡錄有炙肉、炙羊、炙雞、炙魚等詞,套在今天的新字上,就是烤肉、烤羊、烤雞及烤魚,然而日本只保留了『炙』用於微微用火烤在肉上的煮法,其餘一律用『燒』字。

話說回來,日語漢字沒有『烤』這個字,原因是『烤』其實是新造字,而且歷史十分短,有說是民國年代齊白石所創3,也有說清初的《紅樓夢》抄本已有4,但《康熙字典》則未有收錄。無論如何,『烤』最多只有三百年歷史。有說『烤』本字為『燺』,《說文解字》解作『火熱也,从火高聲』,但《廣韻》則記錄為『考』音,這跟『烤』讀音相似,說『烤』是『燺』的簡化字也算合理。

* 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

  1. AM730:曾鈺成: AMV《字言字語》- 酢
  2. 見 北魏《齊民要術‧作酢法》:『酢,今醋也。』
  3. 「烤」字考
  4. 【老北京】 “烤”字与“烤鸭”

476

在日本的洗手間裡,水龍頭有標示『湯』及『水』,『湯』的意思就是熱水,不是飯桌上喝的湯。
日本的『酢』,就是今天漢語的『醋』。圖片來源:hktvmall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曾指坊間混肴了『酢』及『醋』。
位於名古屋的烤牛店〈牛炙〉

南蠻與西洋

早前到京都遊覽,住進四条通附近的三井花園酒店,在轉角的地方,豎立了一個告示牌,原來那裡是南蠻寺的遺址。以當年南蠻寺的規模來說,也許我當日留宿的地點,就是當年南蠻寺的所在地。南蠻寺其實就是天主教堂,歷史可以追溯至 1555 年織田信長年代,當年信長準許耶穌會的傳教士在京都興建教堂,但當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開始鎮壓天主教,及至德川家康時更加變本加勵,把殘存的日本天主教連根拔起。1622 年的京都大殉教,德川家康的兒子秀忠在京都豎起 27 個十字架燒死了 52 名教徒,殉教者被割下耳朵送到南蠻寺的傳教士手上。無可奈何下,最後一批教士終於流淚離開京都,南蠻寺隨即被拆卸,今天只留下一道石碑及『此付近南蛮寺跡』幾隻字,但當中天主教在京都的幸酸歷史,並不是那寥寥數字可以形容。還幸狩野元秀留下了一幅《京都南蛮寺圖》,令我們得知曾經有一坐宏偉的京都南蠻寺,以及她悲壯的歷史。

當年天主教堂被稱為南蠻寺,而天主教則被稱為南蠻宗,情況跟中文字的『洋』及『番』差不多,『洋葱』跟『葱』是兩種不同的品種,照字面上說,洋葱是西洋人帶來的東西。維基百科如此說:

18世紀時,《嶺南雜記》記載洋蔥由歐洲白人傳入澳門,在廣東一帶栽種。1

另外番茄、番邦、老番,也是從西洋來的物事。然而,『南蠻』本來不是西洋的意思。有一說是因為西洋人衣著奇特而被貶稱為南蠻2,這個解釋其實不正確。根據日語字典解說3

なんばん【南蛮】〈国〉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called m Japan between the late-Muromachi and early-Edo periods)•東南アジア諸国.室町時代末期から江戸時代初期 までの呼称.

由此可見,自江戶時代開始,南蠻其實指印度以東一帶的東南亞國家。但因為西方列強在東南亞地區設有殖民區作貿易轉口站,所以當時來往西方國家及日本的貿易,都是經東南亞地區作轉口港,並稱為南蠻貿易。連帶引進至日本的西洋玩意都冠以『南蠻』稱呼。除了南蠻寺及南蠻宗外,還有南蠻菓子,亦即西洋甜品;在宮崎縣有一道名菜叫南蠻雞,其實是炸雞,但因為用了西方的他他醬(當地稱為南蠻漬),所以算是『南蠻』料理。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洋葱
  2. 見《太陽報》<朗談日本:南蠻料理
  3. 山口百々男(2014):《和英:日本の文化・観光・歴史辞典【改訂版】》,三修社,328 頁
《京都南蛮寺圖》狩野元秀.1578 年,現藏於神戸市立博物館。圖片來源:city.kobe.lg.jp
南蛮寺遺址石碑。圖片來源:wchu.com
在日本發售的急凍食品《南蠻雞》。圖片來源:amazon.co.jp

469

是漢人、唐人,還是華人?

前文提及,『漢』、『唐』及『華』其實都代表中國,外地僑胞常會自稱『漢人』、『唐人』或『華人』,中國人在外地聚居的地方都叫『唐人街』,今天大多都會改稱華埠或中國城。『漢』、『唐』、『華』看似是同義詞,但從微觀角度來看,它們的意思其實不一樣。舉一個例子說,在外地華人圈子中,大家認同自己是華人,但假如說大家都是漢人,或許會有位來自北方的朋友說自己其實是滿族後裔。

然而,漢人有別於華人,並非自古以來的事實。『華』早在漢朝以前已經出現,意思是中原華夏民族,亦即『中華』一詞的來源,族群其實跟漢族大同小異1。有趣的是,『華』本來並無族群的意思,大意是指中原地方(相比外邦胡人)比較文明及繁華,所以用『華』來形容這個地方。古籍中一直有以『華』來表示漢族人,例如前文引過的《鄭開陽雜著》中有提及漢城內『一依華制』。漢族即是華族,這個關係維持到民國時代為止,當年孫中山主張五族共和2,『華』被賦予包含滿、漢、蒙、回、藏五大族的新定義。在此以前,滿漢之間,理應是有等級的。由此可見,『華人』(以現今定義來說)應該是 1911 年以後的事了。

那麼漢人和唐人又有沒有分別呢?首先,以歷史時序來說,漢人比唐人早出現,『漢』『唐』二字所表示的民族範疇也有分別,這件事源於國土不斷整合,胡人不斷漢化有關。漢朝之前是秦朝,秦之前是春秋戰國時代,正宗『七國咁亂』。當秦國統一了天下之後,順理成章地,齊人、楚人等都要統稱為秦人,及後變為漢人,這是實際的社會變化需要,但為何不是秦人名流青史呢?這是除了國土整合的因素外,還有政制及宗教的大整合,儒、釋、道在中國流行了二千多年,都源於漢室的大力推行所致。

唐朝也是經歷過一場民族大整合後才建國的。隋唐以前是五胡十六國年代,比『七國仲亂』,當中除了漢族外,還有匈奴、羯、鮮卑、氐、羌等外族。當隋唐再度整合了中國後,也需要以『唐人』來代表大融合後的新生民族。一如上文所說,『唐人』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近代,所以不論遠近。海外華人聚居處都叫唐人街,據清.《琉球國志略》卷四記載:

賜閩人三十六姓3居之,不他徙;故名唐營,亦稱營中。後改唐榮,以村中貴者爲總理唐榮司。

而 1673 年納蘭性德所著《淥水亭雜識》裡也說

日本,唐時始有人往彼,而居留者謂之大唐街,今且長十里矣。

另外清代顏斯綜之《南洋蠡測》亦記載星忌利坡(即新加坡):

有唐人墳墓記梁朝年號及宋代咸淳

雖然嚴格來說『漢』『唐』『華』各自擁有不同年代和不同族群的背景,但在外邦人眼中,它們都代表中國,就像漢方及唐揚一類詞語,並無細分當中的族群分別,反而常見『漢』『唐』『華』交錯使用,例如《明史》卷 324 〈真臘國〉裡說:

唐人者,諸蕃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

然而,『漢』『唐』二字用法,原來也有細則。據宋.朱彧《萍州可談》云

漢威令行於西北,故西北呼中國為漢;唐威令行於東南,故蠻夷呼中國為唐

這說法跟歷史吻合。陸上絲綢之路由漢朝張騫出使西域開始,而海路經商則由唐代在廣州設立巿舶司(即今天的海關)開始,唐文化對日本的影響,無論在語言、習俗、文化上均可見一斑,所以日本及南海各蕃屬國都稱中國為『唐』,這是可以理解的。

  1. https://zh.wikipedia.org/zh-hk/华夏
  2. https://zh.wikipedia.org/zh-hk/五族共和
  3. https://zh.wikipedia.org/zh-hk/閩人三十六姓,乃明朝賜予琉球國的中國福建人。
1971 年李小龍電影《唐山大兄》,片名意思是來自中國的大哥,故事講述李到泰國工作後所遇到的不平事,可見當年海外華人仍愛以『唐山』來稱呼中國。來源:網上圖片。

464

漢城 vs 唐人街

到日本旅遊,常常會遇見傳統中國文化的痕跡,小弟曾經在《『新』的啟示》中說過『新』的發音仍然保留了舊有的『h』音,就是一例。箇中原因是傳統文化往往因為本土政治、社會等種種變遷源由而逐漸消失,反而傳統文化則在外地被保存了下來。今天,我們再研究幾個日本漢字,來看看它們背後跟古代中國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們就是『漢方』、『唐揚』及『中華料理』,當中的『漢』、『唐』及『華』其實都代表中國。『漢方』就是中國的(醫藥)方劑,『唐揚』指中國方式的炸物,而『中華料理』就是中國菜。

使用『漢』、『唐』及『華』,並非日本人專美,外地僑胞常會自稱『漢人』、『唐人』或『華人』,所以從前中國人在外地聚居的地方都叫『唐人街』,今天大多都會改稱華埠。然而,不說不知,唐人街從前也有採用過『漢』這個字,那就是今天南韓首都的舊稱 — 漢城。記得十年前漢城要改稱首爾時,曾經經歷過一場不大不少的外交風波,但南韓政府堅稱該國從來沒有替首都訂立一個正式的中文名字,有輿論說這是南韓政府去中國化的舉動,因為漢城原意是中國的附屬城巿的意思。那麼我們來翻一翻書,看看古籍裡如何敘述『漢城』:

《唐書》卷二百二十‧列傳第一百四十五‧東夷

『高麗,本扶餘別種也.地東跨海距新羅,南亦跨海距百濟,西北度遼水與營州接,北靺鞨.其君居平壤城,亦謂長安城,漢樂浪郡也,去京師五千里而贏,隨山屈繚為郛,南涯浿水,王築宮其左,又有國內城,漢城,號別都。

高麗國(即今天的韓國)的漢城早已在唐代出現。然而,除了高麗國的漢城外,也曾經出現在北方的遼國:

《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錄第一‧契丹

『其立九年,諸部以其久不代,共責誚之.阿保機不得已,傳其旗鼓,而謂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漢人多矣,吾欲自為一部以治漢城,可乎?」諸部許之.漢城在炭山東南灤河上,有鹽鐵之利,乃後魏滑鹽縣也.其地可植五穀,阿保機率漢人耕種,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漢人安之,不復思歸』。

在《鄭開陽雜著》卷五也提及

『京外儒生逐日所讀及其師職姓名簿‧録藏於禮曹每科舉後‧所訓儒生中及第三人或生員進士十人以上者‧加階○祭服、朝服、公服‧一依華制‧○每四時八節‧日及季夏‧土旺日‧鑚木改火‧○遺失小兒‧漢城府本邑保授‧願育人官給衣料』

當中對『漢城』的解釋更為詳細,可見因為『所得漢人多矣』,才需要建立漢城以令『漢人安之,不復思歸』。而在漢城之內『一依華制』,可見漢城就像今天的唐人街,不論高麗國及遼國,都是華人聚集的地方。至於漢城從何時開始變成唐人街呢?下回再說。

在日本的藥房,經常看到帶『漢』字的中成藥。
唐辛子就是辣椒,字面上指來自中國,但學者認為辣椒其實源自南美洲,西方商人經中國傳入日本。
在舊航空公司廣告中的南韓首都舊稱『漢城』。

463

『新』的啟示

在《港鐵路線圖趣談》裡曾經提及一件事:

為什麼『深』、『水』的譯音要加上 h?本來『深』譯作 Sum 不是很好嗎?卻沒來頭被寫成了 Shum。相同譯法在上水 (Sheung Shui) 及沙田 (Sha Tin) 等地方也出現,但黄大仙的『仙』卻是 Sin,而不是 Shin。這個原因沒有可靠的典故,但有學者認為從前的居民讀 s 音都漏風,所以都要加上 h 音。

這個論點一直只能夠維持在假設階段,得不到證實,因為在留聲機發明以前,遠古的發音不可能被記錄下來。

然而,早前因公務到了神戶一敞,因為酒店就在新神戶站旁邊,每天無論乘搭地鐵或高鐵(JR)都會聽到廣播說『已抵達新神戶站』。當中日本語新神戶的『新』,正正就是帶『h』的『Shin』,相同的情況也出現在新大阪站,同樣讀作『Shin Osaka』。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 Shin 其實是源自古漢語,也就是說從前我們的祖先讀『新』的時候,的確帶『sh』讀音。

日語的漢字讀音和今天的粵語屬同一源頭,都是源於魏晉南北朝時南朝人的口音1,所以許多日本漢字發音都跟粵語十分相似。然而,今天粵語的『sh』讀音已經退化了,只有在地方譯名中略見端倪。情況就像今天年輕人的懶音習慣一樣,『國』 (gwok2)往往讀成『角』(gok2),或者『過』(gwo3)讀成『個』(go3),當中的 w 讀音,相信將來也會消失。

曾經有學者提出,當語言離開了本土之後,傳統的語音反而會在外地被保存下來,大家最熟悉的例子莫過於粵語,今天大部分的粵語發音仍然可以依據《廣韻》拼音,而《廣韻》的歷史可以追溯至隋唐年間。另一個例子是英語,原來美式英語比英式英語還要古舊,美國喬治亞州大學的語言學家 John Algeo 曾說:

Present-day British is no closer to that earlier form than present-day American is. Indeed, in some ways present-day American is more conservative, that is, closer to the common original standard than is present-day British. 2

大意是說,現今英式英語不會比美式英語更接近古英語,相反許多美式英語語調顯得更加古舊,並保存了最古老的英語發音。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日本汉字
  2. Americans are Ruining  English
新神戶站,英譯名為 Shin Kobe Station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