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咭街道系列:天南地北雲集香江(下)

港英政府早在二十世紀初便有系統地以地方名去為新街道命名1,初時還會跟貿易港口有關,但後來已經江郎『名』盡,索性亂填。這說法並非沒有道理,以香港仔為例,香港仔大街附近交錯的八條街道是洛陽街、西安街、成都道、湖北街、湖南街、南寧街、奉天街(今瀋陽)、東勝道 。八個地方沒有任何共通特點,散落在中國不同的角落上,假如在地圖上規劃一條路線把八處地方連起來,可以跑完大半個中國。有說當時採用該批地名只是取其名字中的東、南、西、北,玩弄『食字』遊戲,但西安街排列不在西邊,反而跟東勝道交錯,可見跟『方位』毫無關係。

相同的例子如深水埗,以東京街開始由西至東排列是:東京街、東沙島街、九江街(即彿山)、欽州街、桂林街、北河街(天津至大沽口的河流,舊稱北河,今稱海河)及南昌街,橫跨幅度由越南至東沙群島,再由廣西到江西再北上天津。在深水埗附近的地名還有寶安(今稱保安道)、通州(即北京)、汝州、海壇(福建海壇島,今稱平壇島)、大南(南越大南巿,今稱峴港)及基隆。

紅磡除了在 1909 年刊憲的南寧里(已消失)、天津街(已消失)、蕪湖街、大沽街外,後加的還有山西街、江西街、淅江街、安徽街、江蘇街、四川街及貴州街。旺角至油麻地區除上述刊憲的甘肅街、北海街、西貢街、寧波街、南京街、吳松街、上海街、雲南里、蘇州里(已消失)、廣東道、長沙街及山東街外,後加的還有石龍街(東莞石龍鎮)、南頭街、深圳街、閩街及東莞街。相鄰街道可以天南地北,天各一方,除了是因為當年官員隨機硬塞地名進去之外,小弟想不到其他理由。

然而,倒是有少數例外的街名是可以解釋的。例如銅鑼灣希慎道交匯的四條街:恩平道、新寧道、開平道及新會道,都是以中國廣東省四邑命名,原因是利希慎的父親利良奕是四邑人,這四條街道是紀念祖先的故鄉。還有蘇杭街,英文名字以英國將軍威廉.乍畏(William Jervois)命名,但因這裡以販賣蘇州及杭州布疋而聞名,所以中文名稱被命名為蘇杭街。

  1. 見《打咭街道系列:天南地北雲集香江(上)
1957 年《華僑日報》〈香港市區分圖之九 –香港仔街道詳圖 〉source: HKPL MMIS
要把香港仔相鄰的八條街道相連的城巿跑一圈,幾乎把大半個中國跑完。 source: Google Maps

493

 

打咭街道系列:天南地北雲集香江(上)

上文1 說過香港有趣的街道名,在做資料搜集的時候,發現香港在二十世紀初期不斷拓展土地之後,忽然衍生出許多新的街道,當時的官員要為這些新街道命名時,也許殖民地年代的人名已經用盡,沒名可用下便大量地使用地名,初時還會採用英國人熟悉的商埠,但後來所採用的地名已經毫無準則,隨意在中國地圖上找一堆地名便填上去,跟所命名的地方完全沒有關係。這情況可以理解,當要求閣下一口氣說出五十個地名時,頭數個地方可能跟你有關,也許是你曾經去過或令你很懷念的地方,但後來的必定是『亂嗡』。

港英政府有系統性地以地方名稱作為街道名,最早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紀初。當時港英政府為解決九龍及香港島街道名稱重疊的問題時,為一批街道重新命名,當中大部分在九龍區。在 1909 年 3 月第 184 號憲報2 列出一批被易名的街道,38 條被刊憲的新街道名稱當中有 30 條用上了地方名,分別是:

  • 港島區 —— 太原街。
  • 尖沙咀區 —— 北京道、漢口道、廣東道(實為廣州)、海防道、河內道、梧州台(今戈登街)。
  • 油麻地區 —— 甘肅街、北海街、西貢街、寧波街、南京街、吳松街(以上海巿的吳淞區命名)、雲南里、蘇州里(已消失)3廣東道、上海街。
  • 旺角區 —— 廣東道、長沙街、山東街、上海街。
  • 紅磡區 —— 南寧里(已消失)、天津街(已消失)、蕪湖街、大沽街。
  • 福全鄉(今稱深水埗)——  牛莊(即遼寧營口巿)街、重慶街、福州街 (二十年代填海後三條街道均已消失)。

有趣的是,當中超過一半是《天津條約》及《北京條約)下指定(或相關)的通商口岸(標示紅色的地方)。此舉倒不一定跟兩份條約有關連,而是因為當時英國人跟中國有頻繁的貿易往來,必定對這些關口地區特別熟悉。當時港英政府引用過條約上的通商口岸(或相關)地區作街道名字的,計有:北京、漢口、廣州、寧波、南京、蘇州、牛莊、福州、天津、北河、大沽口、廈門、汕頭、上海、九江、基隆。沒用上做街道名稱的通商口岸(除台灣外)只有瓊州、登州及鎮江。

另一項有趣的地方是當時英國人十分喜歡採用越南地名,印象中越南從來不是英國殖民地。相反,當時港英政府鮮有採用其他國家地名作為街道名,唯一例外的是『東沙島街』,乃是以東沙群島而命名的。以越南地名命名的街道名稱有:

  • 河內道 —— 以越南的首都河內巿命名。
  • 東京街 —— 以越南的東京灣命名,今稱北部灣。
  • 海防道 —— 以越南的海防市命名。
  • 西貢街 —— 以前南越首都西貢巿命名,今稱胡志明巿。
  • 大南街 —— 以南越大南巿命名,今稱峴港。

另外值得一提是『緬甸台』其實是以德國城巿 Minden 而命名,跟東南亞國家緬甸無關。另外渣華道是以印尼爪哇島命名,舊稱爪哇道,因當時政府以位於北角的爪哇輪船公司(Royal Interocean Lines – RIL)而命名。

  1. 見《香港有趣的街道名
  2. Hong Kong Gazatte 1909.184
  3. 網上資料:『蘇州里就喺廟街同彌敦道之間,靠近油麻地天后廟,今日都唔存在喇。』
1909 年香港政府第 184 號憲報
1920 年九龍街道圖,可見牛莊街,重慶街及福州街。source: hkmaps.hk

492

〈待續〉

將軍澳是記念哪一位將軍?

早前去過科技大學圖書館參觀,他們的檔案室有十分吸引的地圖館藏,其中一幅舊香港地圖尤其吸引了我駐足研究好一會。舊地圖最令我感興趣的是舊地名,可以追索本土地名在開埠前的原貌,用以了解名字背後的故事。當日令我最感興趣的一個地名是:Junk Town,其實就是今日的將軍澳。自己在將軍澳工作超過十年,一直對『將軍澳』這個名字百思不得其解,也沒太多記載『將軍澳』裡頭的『將軍』到底是誰。

將軍澳的民居歷史不長,所以沒有任何文獻記錄這個地方,將軍澳最早的村落 —— 坑口村 —— 已經是清代復界後的事1。然而,早在明朝的《粵大記》〈廣東沿海圖〉上已經標記『將軍澳』,原因跟早前提過的『春花落』2一樣,因為那是航海要道,更重要的是將軍澳乃是一處遇上颶風時的避風港,明《蒼梧總督軍門志》中亦曾標示『將軍澳可避颶風』,在《新安縣全圖》可見將軍澳是一個布袋型的天然避風港。在眾多資料顯示,將軍澳其實就是一個『Junk Town』(或譯『Junk Bay』),Junk 是帆船的意思,眾多帆船聚集的地方就是『Junk Town』,而剛好 Junk 跟『將軍』音近,或許『將軍』就是『Junk』直譯過來的。然而,這個說法只算是 too good to be true,因為『將軍澳』這個名字比『Junk Town』要早出現三百年,不可能『將軍』就是『Junk』。

『將軍澳』的『將軍』是誰?有一篇本地博文3歸納了六個可能性,其一是上述的 Junk 英譯,另外四個都跟『將軍』有關,一說是漢將軍李廣下葬於此,但李廣是隴西人,幹嗎老遠跑來南蠻之地下葬?此說不可信。另一說是南宋將軍,這個說法十分有趣,因為附近一帶的歷史最早確實可以追溯至南宋4,當時在佛堂門設下關口,不過區區一個小關口是否駐有『將軍』?此說亦不可信,當時廣東地區的『將軍』也許是坐鎮廣州的兩廣總督。另外兩位『將軍』已經是明朝末年或以後的事,出現時間比上述的明代地圖要遲,也就按下不表了。最後一個說法跟風水有關,因此處位於『將軍地』、『將軍走馬』與『將軍拔劍』三個風水格局,小弟不是風水專家,未知說法真偽,只是『將軍澳』這個名字本身已經說明是一個『澳』,即海灣,跟『山』沒有關係。再者,『將軍澳』這個地名跟後來的坑口村相差了起碼一百年,坑口村原居民是客家人,是朝廷復界後『輸入外勞』後建村的,跟什麼風水寶地沒太大關係。

  1. 見《曾令香港沉淪的遷界令
  2. 見《青衣與春花落
  3. 見《將軍澳地名初探
  4. 見《鰲洋甘瀑與西貢的關係

490

Map of Hong Kong, Surveyed by Capt. Sir Edward Belcher, 1841. 標示將軍澳為 Junk Town。
1595 年《粤大記》・廣東沿海圖,右下角標示『將軍澳』。
明.萬曆九年(1581)《蒼梧總督軍門志》〈全廣海圖〉節錄(重繪),標示『將軍澳可避颶風』。
1866 年《新安縣全圖》中有標示『將軍澳』及『坑口』等地名。

打咭街道系列:香港有趣的街道名

近日小紅書上有遊客專程到某些路牌上打咭,例如麥當勞道及快富街等等。然而,香港地比上述更有趣的街名多的是,只是外來遊客『唔識貨』,在此詳列數條有趣的街道名:

大強街 Power Street

位於北角的大強街前身是發電廠,發電廠英文叫 Power Plant、Power House 或 Power Station 都可以,這裡 Power 指電力,但當時師爺則直譯作『力量』,導至今天的『大強街』了。在大強街一帶其實有不少發電廠名字的『遺物』,附近有一條『電廠街』,也有一條『電氣道』(Electric Street),電氣道名字沒譯錯但卻可堪玩味,因為『電氣』這個詞一早已經失傳了。

『【電氣】電的俗稱。 清 酉陽 《女盜俠傳》:“顧荒村野店,暮色凄其,無術以脫其危險,心房震動,如觸電氣,耳為之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七回:“外國人常說雷打是沒有的,不過偶然觸著電氣罷了。”』– 《漢語大詞典》

廣東道 Canton Road

廣東道名店林立,陸客蒞臨一定會到這裡血拼一下。然而,這條街的英文名字是 Canton,意思是廣州,理應譯作『廣州道』。當然,以今天字譯來看,廣東或廣州並無不妥,但在一百年前,『廣州』這個地方遠近馳名,因為那是中國對外的唯一關口,商船要進入中國必需途經廣州。另一項歷史證明是開埠初期英國人十分喜愛採用城巿名稱作道路名,例如南京街、北京道、上海街、西貢街等等,但鮮有採用省份名子作街道名。

眾坊街 Public Square Street

眾坊街前稱公眾四方街,當中 Square 直譯了作『四方』。然而,去過 Time Square 的朋友應該知道 Square 的意思其實是『廣場』,是給街坊聚集的地方。如是者,Public Square 的意思十分清晰了,就是公眾廣場。另外,香港島也有一條 Square Street,一樣譯錯了作『四方街』。

皇后大道 Queen’s Road

故名思義,Queen’s Road 是香港其中一條最早期的主要幹道,名字獻給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皇,跟維多利亞港有異曲同弓之妙,而當時香港亦有別稱維多利亞城。然而,問題出於維多利亞實際是女皇而非皇后,師爺手文之誤,也許因為中國人數千年以來鮮有『女皇』這個概念(歷史上只有武則天)。話說回來,九龍也有一條太子道,英文名稱是 Prince Edward Road。其實 Prince Edward 後來也登了基作 King Edward,但未有記錄顯示太子道後來有提議改作九龍英皇道,也許是沒來得及修訂為 King Edward Road 時他已經退了位。

列拿士地臺 Rednaxela Terrace

最有趣的街道名字非列拿士地臺莫屬,英文名字是 Rednaxela Terrace。這條街名有趣的地方是 Rednaxela 其實是倒轉了的 Alexander,相信是記念一位名叫 Alexander 的英國朋友。但為何街名最終會被『反串』?原因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489

 

位於北角的大強街
位處尖沙咀的廣東道
舊稱公眾四方街的售樓書
位於香港島的四方街
九十年代有音樂人以『皇后大道東』名字作曲。
被『反串』的 Rednaxela Terrace

從《Travelin’ Man》MTV 看昔日的銅鑼灣

因為我比較老餅的緣故,車內慣常地播著兩個 TuneIn 電台,一個是七十年代老歌,另一個是六十年代老歌。某日忽然播起 1961 年 Ricky Nelson 的《Travelin’ Man》,或許香港人不認識這首歌,也不認識 Ricky Nelson 是何許人,但特別之處是歌詞出現了『香港』這個名字,另外其 MTV 還出現了香港的風景片斷。在短短幾秒的鏡頭下,發現這個香港十分陌生。前景是早被拆掉換上豪宅的虎豹別墅,而背景則是未填平作維多利亞公園的銅鑼灣。歌曲是 1961 年發行的,但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維多利亞公園早在 1954 年8月開始興建,那麼《Travelin’ Man》所採用的香港圖片實為『舊照』,比歌曲本身要再早十年。

在《Travelin’ Man》這幅截圖上發現了許多有趣的地方,順帶可以說一說銅鑼灣這個地名的由來。銅鑼灣的英文名字為 Causeway Bay,雖然中、英文名字都指同一個地方,但原來兩個名字背後的意思也不同。顧名思義,銅鑼灣指這個海灣本來的形狀似銅鑼,現時的銅鑼灣經過不斷的填海擴展,這個海灣早已看不見銅鑼的形狀了。然而在《Travelin’ Man》這幅截圖依稀可見未填海前的銅鑼灣是『窩』進去的海灣(見圖一),右邊可見弧形的海岸線(見圖一紅線),左邊被虎豹別墅遮擋了,但仍然可見半截海岸線。由此可見,銅鑼灣實為一個半圓形的海灣,所以得名銅鑼灣。

而銅鑼灣的英文名字 Causeway Bay 中的 Causeway,其實是英文名詞,在字典裡有收錄,意指海堤上的道路,那條海堤就是未填海前銅鑼灣的海堤。那條海堤路今天仍在,名字仍舊是 Causeway,那就是今日的高士威道(見圖一黃線),圖中可見當時稱作海軍球場的銅鑼灣運動場(見圖一藍線範圍),以及球場旁的皇仁書院(見圖一綠圈)。本來銅鑼灣及 Causeway 的意思並非一樣,但當銅鑼灣跟 Causeway 結成了中英名稱的等號之後,銅鑼灣道及 Causeway Road 便變成同一名字的兩條街道了,他們都是『銅鑼灣道』(見圖二)。看來當時的政府也沒有認真去處理這個街名雙胞胎問題,『求其地』把銅鑼灣道譯了作 Tung Lo Wan Road,Causeway Road 則變成了高士威道。

483

圖一:在《Travelin’ Man》MTV 裡頭發現五十年代的香港面貌。

圖二:兩條相同名字的銅鑼灣道。圖片來源:谷歌地圖

 

再遊新娘潭

寫過《新娘潭的故事 ⋯⋯ 原來堅過石堅!》之後,心思思再到新娘潭一遊。這次遊歷又發現了一些新事物,為前文補充一點資料。

涌尾

上回說到新娘潭是沙頭角第八約及第十約到涌尾必經之路,以前到新娘潭郊遊會看見許多指示涌尾的路標,從前不知道涌尾是哪個地方,也不知道涌尾這地方有什麼特別,有獨立一條小路通往涌尾,而且遠處已經有路標指示,後來才知到古時村民到涌尾村主要是僱船往大埔墟及其他地方。現時涌尾村在 1968 年興建船灣淡水湖後,因水位上昇而被淹没1。涌尾及其餘第十約沿海一共六條村落,被搬到今日大埔墟的六鄉新村2

有趣的是,前文在地圖上標示的涌尾(新娘潭路旁)其實點錯位置,現時許多地圖都錯誤標示涌尾為『涌尾燒烤場』這個地方。其實當時的涌尾村在湖的另一邊,不少行山客在涌尾村遺址發現村落的遺跡3。小弟心想,假如有人依新娘潭『涌尾』的路標走,希望到『涌尾燒烤場』搭巴士的話,卻發覺自己身處湖的對岸,豈非走了冤枉路?

 

許多地圖標示『涌尾燒烤場』為涌尾,其實涌尾村遺址在湖的對岸。圖片來源:谷歌地圖
往涌尾及烏蛟騰路標,亦是古人往來涌尾及烏蛟騰的道路。
新娘潭往涌尾路標
漁護署地圖標示涌尾在新娘潭路對岸
涌尾村遺跡,石上刻著: 『 界石,右邊往龍尾大埔,左邊往滘頭滘尾』。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1866 年《新安縣全圖》中有標示『涌尾』,證明當時為重要村落。
 

舊新娘橋遺跡

這次新娘潭遊,主要是仔細地看新娘橋及其橋頭的石碑。以往到新娘潭只是看瀑布,沒有仔細看這條百年古橋。當中發現新娘橋向下遊位置有不少方條形的人工石塊,相信是舊橋沖塌後的遺跡。另外在橋的一角,發現了堆砌得頗為簡陋的結構,極有可能是舊橋遺下的橋墩結構。只要把這個舊橋躉結構在腦裡 PS 到其餘兩個橋墩上,橋面再舖上河床上的方形石塊,大概就是舊橋的模樣。

其實在新娘橋不遠處,位於烏蛟騰的抗日烈士紀念碑下有一條小溪,溪谷中也有一條過百年的石板橋,名叫三擔蘿古橋4,跟舊新娘橋應該有七、八分相似。說不定是同一批師傅建造的,因為兩條古橋其實都是同一群『用家』,所以也應該由同一群村民出資興建的。

新娘橋遺留了相信是舊橋的結構。

圖組:在新娘橋下遊發現許多方形人工石塊

三擔蘿古橋。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三渡橋源考

前文述及,在《新娘橋石碑》提及新娘橋舊稱『三渡橋』,前文推算『三渡橋的意思有可能是一共三段的渡河橋』。在新娘潭範圍內確實找到三條渡河橋,包括近《新娘橋石碑》的兩條橋(下圖橋一及橋二)以及近新娘潭瀑布的一道橋(下圖橋三),較遠的橋三亦標示『新娘潭橋』,可見『新娘潭橋』(或『新娘橋』)是指一組三條的渡河橋,而非只是位於《新娘橋石碑》的一條。

新娘潭橋(舊稱三渡橋)是一組三條橋的總稱。
新娘潭橋一
新娘潭橋二
新娘潭橋三
新娘潭橋三前有標示『新娘潭橋』
新娘橋碑石

後記:再上橫山腳村

遊完新娘潭後,本想沿新娘潭古道上橫山腳村遺址。可惜路程比我想像中遠,而自己又沒有行山準備(當日只是短褲涼鞋),唯有半路折返,擇日再戰。中途,女朋友問:為什麼橫山腳村居民會住得那麼高(大約海拔260米)?我答,因為橫山腳村(以及烏蛟騰、七木橋村等等)是外來者,亦即是當時的『新移民』,好的地方大多被原住民佔用(如林村、大埔頭村、上水、粉嶺等),便唯有搬入深山,亦可以演譯為被原住民趕到深山建村。現時地名含『輋』的地方,也有著相同的故事。

在新娘潭入口對面馬路,就是新娘潭古道入口
新娘潭古道近馬路一段比較完整,相信是六十年代興建新娘潭路時有所改動,令部分古道被改成現代啲石級路。
新娘潭古道愈上,道路愈凌亂,相信是古道的一部分了。
  1. British Pathe : Hong Kong Refugees New Homes 1966
  2. 維基百科:六鄉新村
  3. 船灣下環湖,尋找湮沒的村落
  4. 湮沒林中的百年古橋

481

新娘潭的故事 ⋯⋯ 原來堅過石堅!

當我要寫《兩個鬧鬼的地名》的時候,本來是打算寫新娘潭的。要數香港最鬧鬼的地名,新娘潭當然榜上有名。只是 …….. 這個地名實在帶給我不少困擾,原因是我愈查下去,愈發覺新娘潭的故事 ……. 極有可能是真的!

首先要研究地名,本身『新娘』是一個名詞,指新婚的女子,最早出現於《儒林外史》第二回:『就如女兒嫁人的,嫁時稱為「新娘」。』《儒林外史》成書距今約二百二十年前左右,假如地名沒有被更改過的話,新娘潭這個名字有不多於二百二十年歷史。

『新娘』跟『運陶』這類動賓詞組不同,後者可以輕易改變賓語而出現一個新意思,例如運頭、運土、運爐、運牛、運羊 ……. 等等,但『運』的意思不變。相反『新娘』不是一個可以輕易地改變一個字而生出另一個意思的詞,在漢語語法上稱之為『語素』,語素的特點是當『新娘』分拆成兩個獨立單字後,便沒有當中『婚姻』的含意了,這類語素比較難以去跟另一個詞混淆。也就是說,當『新娘』這個意思植入了這個地方後,便很難會誤會成另一個意思了。

新娘潭似乎自古以來都沒有民居,也就查不到任何關於新娘潭人口、村落在縣誌上的記錄。然而,自民初以來,文人卻留下不少關於新娘潭的遊記,原因是當時坊間許多介紹香港的書籍都有《香江十景》或《香江八景》,可以說是香港最早期的旅遊書,跟今天的《東京十大名勝》旅遊天書有異曲同弓之妙。《香江 X 景》乃妨效自早年的《新安八景》(見拙作《鰲洋甘瀑與西貢的關係》),但跟《新安八景》不同的是,香江 X 景並不是官方刊物,所以坊間可以有不同版本,當中便有版本推薦『娘潭飛瀑』,所以造就了不少遊人遠道來新娘潭郊遊並寫下遊記。

現時找到最早的新娘潭遊記是黃佩佳先生於 1929 年刊登於《工商日報》的〈香江十景〉(見圖組一),另外一篇 1954 年易君左先生的《訪新娘潭》則有比較詳細的紀錄,給上世紀的新娘潭留下了重要的面貌。而最早的『新娘潭』記錄,要數現時立於新娘潭橋頭的《新娘橋石碑》。據碑文記述,碑石立於清.光緒三十二年(一九零六年),是『新娘潭』最早的文獻記錄。

從易君左先生的《訪新娘潭》裡頭讀到,到新娘潭的陸路路線有二(注意:當時未有新娘潭路、鹿頸路及汀角路),其一是由大埔墟沿海岸走到大尾篤,然後『由此上山,向左行,過新娘橋,到潭』;另一條路由沙頭角『凹下經南涌,轉鹿頸,沿石子路上山,過一山凹下去,左行,過一小石橋,沿溪邊行,便到新娘潭。』當中提及來往大尾篤及鹿頸的上山路線,其實是橫七古道(見圖四,啡線),到中段有一條伸延向東的支徑名叫『新娘潭古徑』,為橫七古道的支線。據一份立法會文件說,新娘潭古徑的歷史非常悠久,甚至可以追遡到五代及宋元時期1

在未有新娘潭路及鹿頸路以前,橫七古道可算是大埔往沙頭角的重要通道。清.道光年間,即距今二百多年前,以沙頭角為中心的村落分為十約(即十個區域)2,當中第八約為鹿頸至七木橋村一帶(見圖四),而第十約則圍繞著新娘潭一帶,包括烏蛟騰、九擔租、亞麻笏、涌尾、涌背等村。依地理環境看,第十約的村落如要沿陸路到沙頭角,必須經過橫七古道及新娘潭。尤其沙頭角東和墟的墟期日子,新娘潭一帶預計比彌敦道還要旺。而十約村落如要跟第八約村落往來,又或者來往大埔,也必須經過橫七古道及新娘潭。除了陸路,易君左的遊記亦透露了一條水路,就是回程時在涌背僱船離開,這亦是古時村民常用的路線。試想像,烏蛟騰或七木橋村民要到大埔墟,亦可沿橫七古道南下經新娘潭到涌背,再僱船出大埔墟,甚至對岸的西貢北。

由此可見,新娘潭雖然沒有建村,但卻是新界北村落間的交通樞紐,奈何水患甚為凶險,相信曾經發生過不少意外。洪水湧至,不管大官、農民、秀才還是新娘子,都難逃刼數。舊橋不斷被沖塌,村民不惜籌集資金建造新橋,『祈以萬古』。據《新娘橋石碑》記載:

蓋曰:橋之名也,呼為三渡;橋之造也,祈以萬古。熙穰往來,前屢險阻。故集同人,指題幫助;遠則金山,近則桑梓。姓字豎碑,岡陵永固。[後段列出一眾善長芳名及金額]3

碑上說,舊橋原稱為三渡橋,『渡』即過河,三渡橋的意思有可能是一共三段的渡河橋,亦即是沒有名字(老老實實,對當年一腳牛屎的鄉下人不要期望太有文化)。善長名單中最為觸目的是『大埔金大人樂助工金銀弍百大元』,『大埔金大人』就是時任新界助理田土官兼巡理府的前港督金文泰。可見此橋身世非凡,並不只是一道行山小徑而矣。新娘橋無論設計、外觀、大小跟當時橫跨林村河的三渡坑石橋一模一樣4,但當時三渡坑石橋的兩端:林村及大埔頭均是全港最有勢力的村落。可見當時新娘潭及新娘橋的重要性,可以跟大埔頭及林村看齊。

說到這裡,相信我們不用懷疑新娘潭在開埠前及開埠初期是新界北來往沙頭角及大埔的重要交通樞紐,可惜屢屢發生事故。一如前述,地名中出現了『新娘』一詞並非偶然,相信在云云事故當中,曾有新娘子在此遇難並不為奇,以致後人以『新娘』命名此地。那次新娘遇難慘劇的發生年代應該沒有如黃佩佳先生所說的『明末清初』那麼遙遠。環顧鄰近烏蛟騰、鹿頸、七木橋等村也只有二百多年歷史,相信新娘子蒙難大約發生在一百三十至二百年前左右。

  1. 新娘潭古徑:立法會文件
  2. 沙頭角十約
  3. 抄自《香港碑銘𢑥編》第二冊.香港巿政局出版.1986年
  4. 【香港生態史地歷奇】三渡橋謎題考(6)

圖一:以下組圖乃 1929 年 5 月 22 日刊登於《工商日報》之《香江十景》,作者為『驚夢者』即黃佩佳先生。當中第二景就是『娘潭飛瀑』。

圖二:易君左:〈訪新娘潭〉,《新希望》,創刊號(1954 年 2 月 15 日),頁 14-15。
圖三:新娘橋石碑
圖四:啡色線為橫七古道,紅線為橫七古道支路新娘潭古道。圖中標示沙頭角十約中第十約的烏蛟騰、橫山腳、阿媽笏、涌尾、涌背、金竹排、橫嶺頭、大小滘、九擔租、苗田仔古村大約位置以及第八約的範圍。

480

梧桐河:一條河的四個名字

行山網搞了十多年,一直沒有為意我家附近其實也是郊遊路線(這個心態很正常,沒有人會當每天回家路線是『行山』吧),直至某日有媒體說上水有處大芒草1。看一看,那裡就在我家對面,才驚覺原來我家也可以是郊遊點。

郊遊路線只是圍著梧桐河兩岸走一圈(見圖一),梧桐河南岸是上水圍,北岸是虎地㘭村。相比起上水圍,虎地㘭村相對偏避,不像上水圍般鄰近石湖墟及火車站,也不像在雙魚河對岸的河上鄉般靠近公路。正因如此,虎地㘭村奇蹟地保留了許多歷史線索。這次郊遊意外地發現了梧桐河竟然有四個名字,亦關係到『上水』這個地名。過後我在面書上打趣地說,這次郊遊似考古多於『行山』。

首先,不論在官方地圖或谷哥地圖上,梧桐河的英語譯名為 Ng Tung River(見圖一及二),但當日在河邊不起眼的一角發現了梧桐河的舊名字 —— River Indus(見圖三),亦即是『印度河』。該標示牌是簇新的反光牌,看來文字是從舊牌複製過來的,連梧桐河的英譯名字也沒有改。River Indus 這個名字有一個故事,話說當時英國人從印度派來了專業人仕來港測量,該印籍測量師以其家鄉的『印度河』命名之,成了梧桐河的舊稱。

在梧桐河畔的虎地㘭村可以找到不少前九廣鐵路工場的遺物,在此按下不表。在村口找到了一塊刻有約四百字的碑石,名為《重建石陂頭碑誌》(見圖四),記錄了六十年前上水村民重修梧桐河石陂的歷史,全文如下:

重建石陂頭碑誌

考我上水村藉天然之鳳水得地利於雙魚開基以來阡陌相接唯是農耕有候水旱無時乃祖有鑒於斯援作築陂之舉當時擇定村旁鳳溪要點集合全村人力疊石成陂名之曰石陂頭因時蓄放調節水源相沿迄今垂二百餘載歷年加以修理村民稱便詎該陂於一九五四年六月廿一日為洪水沖潰幸蒙 前大埔理民府黎敦義 / XX (姬達?)兩任長官體恤民艱商請港府水務局撥款并派水利工程師伍夢衡先生負責䇿畫於同年九月廿八日在舊陂上游建築鋼筋三合土新陂一道經三閱月完成迨一九五六年十月復蒙現任大埔理民府華樂庭長官接納村民進一步之請求商得伍工程師同意將舊陂重新修建并加厚兩陂間之河隄隨於一九五七年一月七日興工 X 由英陸軍第二十四工兵團官兵義務代為修築本村村民搬運沙石 X 樂 X 長官籌集村料 X 三月底以後則由水務局負責繼續未竟工程竣工之日更蒙新界民政署彭德署長親臨揭幕從此水源充鬯村民利賴偉績豐功永垂不朽是為誌

上水村村代表廖X全 / 廖XX / 廖新業暨全體村務委員謹誌
一九五七年X月十X日

這塊碑石留下了重要的歷史證據,證明了梧桐河早在六十年前名叫『鳳水』及『鳳溪』,此乃上水名校『鳳溪學校』名字的由來。另一個名字『鳳水』,根據維基百科資料2

傳至對風水有認識的七世祖廖南沙,倡言必須聚族而居,後代子孫方可昌盛。乃根據風水學說追尋「龍脈」,選定龍口地形像鳳之處,合力鑿池(即護城河)築城,建成「圍內村」(今上水鄉老圍);號召廖氏三房子孫盡徙圍內居住。由於圍內村立於梧桐河之上,廖氏族人便稱其為「上水鄉」。

由此引證了『上水』其實是『鳳水』之上的意思,而『鳳水』就是鳳溪之水,亦即是梧桐河,原因是梧桐河及雙魚河交匯的地形酷似鳳凰(見圖一)。既然梧桐河之上為上水,梧桐河的對岸虎地㘭村原來也有別名『下水嶺』。據一塊刻上同治七年的墓碑(見圖五),即距今一百五十年前,碑上刻著虎地㘭的原名為「下水嶺」。

既有上水,亦有下水,正好引證了上水跟梧桐河的關係。

伸延閱讀:hiking100fun.com《上水梧桐河》

  1. HK01 — 上水河上鄉大白茅佈滿田園 藍天襯托美不勝收
  2. 維基百科 — 上水

圖一:藍線是梧桐河郊遊路線圖;紅線指上水地形酷似鳳凰。

圖二:官方文件上使用 Ng Tung River(資料來源: 土木工程拓展署)

圖三:梧桐河舊名字 —— River Indus

圖四:重建石陂頭碑誌

圖五:同治七年的墓碑,圖片來源:大紀元

479

兩個鬧鬼的地名

香港舊地名往往有一個被曲解的典故,例如『大埔』(舊稱『大步』)便被老一輩的原居民誤以為有老虎而要大步走,誤會全因村民不了解『步』字的真正意思。話說回來,香港有幾個『鬧鬼』的地方,也是全因其地名而起,究竟是否真的有鬼?大家來研究研究。

大埔有一處地方叫運頭塘,位於大埔墟的南方,因其名字詭異,自必然引出許多鬼故事。然而,這些本地流傳的鬧鬼故事萬變不離其宗,必然跟日本侵華及亂葬崗有關1。其實運頭塘真的如相傳所說:砍下頭顱再運去埋葬所經之地?

運頭塘確實是運輸中介點,只是運的不是『頭』,而是『陶』。有說舊名字叫『運陶塘』,這地名跟鄰近的碗窰村有莫大關係。話說碗窰村生產陶瓷已有幾百年歷史,製成品經運頭塘到大步墟(見圖一),再上船送到各地。前文述及,『大步』不是大步地走路的意思,其實指大碼頭,大埔的海上商業活動可以追溯到唐代開元年間(見《路過大埔要大步走?》)。從製『碗窰』經『運陶』到『大步』上船出口,這個流程十分切合其地理及實際條件。

另一個鬧鬼的地名是鎖羅盤,位於船灣郊野公園北面,深圳鹽田對岸。顧名思義,相傳『羅盤』在此地方會失靈,故名鎖羅盤。其實這也是一個名字上的誤會,鎖羅盤的舊稱其實更嚇人,名字叫『鎖腦盆』,連人的腦袋都被鎖住,你話得唔得人驚?

首先,『鎖羅盤』三字要由詞組說起,一般人誤解是『鎖 — 羅盤』,其實是『鎖羅 — 盤』。跟一般香港人會混淆『盤』與『盆』一樣,鎖羅『盤』其實是『盆』,即盆地意思,從谷哥地形圖可見,鎖羅盆三面環山,是盆地格局(見圖二)。『鎖羅』其實是『鎖腦』,『鎖』即是封鎖;客語『腦』(或『老』)是山的意思。整個名稱『鎖腦 — 盆』意思是被山包圍著的盆地。

  1. HK01:【十二傳說之另類都市傳說】大埔運頭塘怪異名字之謎 藏靈異故事

 

圖一:1866 年《新安縣全圖》

圖二:從谷哥地形圖可見,鎖羅盆三面環山,屬盆地格局。

477

炮台山要脫北是地鐵惹的禍

一直沒打算寫港島區的地名,原因是殖民初期英國人活躍於港島北,連帶地名都有太多殖民地色彩,沒有研究價值。然而,某日四處網遊之際,遇上了一個面書群組『我哋係炮台山唔係北角』1,直指炮台山是一個獨立於北角的區域,理據可以到訪其面書群組拜讀一下,在此不表。因為小弟不下一次在博文中指出許多本土地名都被地鐵站移了位,甚至被虛構出來(見 404 香港不存在的角落系列),所以直覺上告訴我,這又是另一宗地鐵站懸案。連同北角的舊地名:『七姊妹』,我們嚐試考察一下三個地名的正確位置。

地名上的『角』,大多都指地形上有一隻突出來的『角』,究竟北角的『角』在哪裡?經過百多年來的移山填海,北角的海岸線早已跟原貌有很大的差別。然而,英國人早於 1903 年在港島北沿海舖設電車路2(見圖一),為舊香港的海岸線保留了重要的線索。根據 1841 年的香港地圖(見圖二),北角就是位於 East Hill 的角位,再對照今天的北角電車路(即英皇道),這個『角』就是位於舊皇都戲院(今皇都商場)的位置。

至於炮台山,名字源於 North Point Battery,直譯就是『北角炮台』。北角炮台於 1922 年拆卸了,並沒有留下太多紀錄,在僅餘的資料顯示,當年的炮台位於 East Hill(見圖三),跟前文的北角位置相若。雖然炮台早已不存在了,但連貫北角炮台的上山小路今天仍在,就是炮台山路,炮台遺址就在今天炮台山遊樂場及循道衛理中學上。由此可見,炮台山,無論在名字源頭(北角炮台)及地理位置上,跟北角是同一個地方。

說到這裡,要脫北的顯然不是炮台山,反而是北角的另一個區 ——『七姊妹』。首先,七姊妹不是北角,因為七姊妹這個名字比北角還要早出現。早於 1849 年的人口普查已有七姊妹村,那時錄得村民二百多人及房屋一百間。七姊妹村的位置,綜合多方面的證據,包括:

    1. 經常顯示舊地名的谷歌地圖(見拙作《深水埗地名大挪移》),見圖五。
    2. 維基百科指是電照街以東至鰂魚涌一帶3
    3. 七姊妹泳棚拆卸後,變成今天的七姊妹道,可以參考今天七姊妹道的規劃4
    4. 前文述及,英皇道電車路是舊北角的海岸線

得出的結論是,七姊妹的位置是英皇道以南,介乎今天的建威花園至太古坊一帶,跟前文的北角相隔了一段距離。然而,七姊妹泳灘及七姊妹泳棚的範圍則向西伸延至城巿花園一帶,甚至銅鑼灣(今俗稱天后)電氣道一帶5

總括來說,又是地鐵站惹的禍,炮台山站的位置沒錯,錯在北角站被東移到七姊妹道一帶,連帶『北角』也被賦予了新的區域定義,誤導了炮頭山居民嚷著要『脫北』。反之,從今天七姊妹道的分佈來看,七姊妹因後期的七姊妹泳灘/泳棚關係,一直西移至今天的北角站範圍,令炮台山、北角、七姊妹三個地名均產生了混淆。

圖一:Beach of North Point c 1910。照片顯示沿海的電車路,即今天的英皇道。Beach of North Point 是七姊妹泳灘的一部分。山上小屋是太古高層 Kornhill 的舊居,即今天康怡花園的位置。

圖二:Hong Kong surveyed by Captn. Sir Edward Belcher, in H.M.S. Sulphur 1841. 圖片來源

圖三:The National Archives UK: WO 78/3984. 圖片來源:gwulo.com . 地圖顯示舊北角炮台位置

圖四:The National Archives UK: WO 78/3984, 1899. 圖片來源:gwulo.com . 地圖顯示舊北角炮台的位置,左右上角的大路是今天的英皇道,圖中連貫炮台的小路就是今天的炮台山路。

圖五:谷歌地圖顯示七姊妹範圍

  1. 面書群組:我哋係炮台山唔係北角
  2. 電車史話
  3. 維基百科 — 七姊妹
  4. 壹街故事七姊妹道一號
  5. 究竟真・北角喺邊度?七姊妹又喺邊? 吓「炮台山」要「脫北」?!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