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西環譯作『West Point』亦不太正確,因為『West Point』這個地名比西環還要早出現。那裡是當年英軍登陸後駐紮為據點的地方,中文譯名為『西角』,也就是今天的西營盤。西營盤的『營盤』其實是指軍營,而 West Point 的『Point』指 Possession Point,即佔領角。有說西營盤是張保仔的大本營,這個說法早已被香港掌故學者葉靈鳳否定2。其實只要細心想一想,當年的九龍汛(九龍寨城)和紅香爐汛(銅羅灣)是清政府駐軍地方,負責剿滅海盜。張保仔既然是海盜首領,便是吃了豹子膽,也不敢在兩軍營隔鄰設營。
自從手提電腦出現開始,LCD 屏幕已在廣泛使用,算來也有三十年歷史了。直至大約在三四年前,家用 LED 電視開始面世,比傳統的 LCD 電視更先進,LCD 的年代應該逐漸步向式微了。LED 電視的其中一項優點,是影音發燒友口中的『黑位夠黑』。原因是礙於 LCD 利用光管後投技術所製造的黑色,其實不是十分理想。因為『黑』就『黑暗』,『黑暗』就是沒光,由光線投射出來的黑暗,邏輯上本來就是矛盾。例如看《星空奇遇記》一類的太空電影,總覺得黑暗之中有一片薄薄的光膜,心裡不是味兒。相比起 LED 技術可以控制部分光源,甚至關掉 LED 燈胆,傳統 LCD 技術當然要比下去。然而,最近有廣告聲稱其品牌的 LED 電視可以做出純黑。毋庸置疑,LED 可以比 LCD 更黑,但 LED 真的可以做出純黑?這個問題值得研究。
也許是年終將近,HBO 收費電影台正不斷重播阿諾舒華辛力加的舊作《The End of Days》。故事講述每逢公元一千年撒旦便會出來毀滅世界云云,電影於 1999 年尾上畫,趕及在 2000 年話題上分一杯羹。故事靈感來自《若望默示錄》(或譯作《啟示錄》)第二十章,有人解釋為基督降世一千年後,世界便會完結。然而公元一千年世界還建在,傳說便往後推至第二個千年,但 2000 年又過去了,大家還是馬照跑、舞照跳。撇除宗教上的解釋,假如公元 2000 年被視為耶穌誕生後的第二千年的話,恐怕那一派的教士都算錯數了。
先說年份,公元 525 年,羅馬教廷決定要以耶穌出生年為公元年。那時候關於耶穌的記載頗多,但關於耶穌誕生的篇幅卻少,只有《瑪竇福音》(或譯作《馬太福音》)及《路加福音》分別兩章經文記載。羅馬教廷唯有推算耶穌升天時的年份再減去耶穌當時的歲數,奈何耶穌實際的歲數亦無從考究,只知約三十來歲,便勉強減去三十年作為公元元年。後來眼利的歷史學家發現了問題,因為在《瑪竇福音》中,當時的黑落德王(或譯希律王)知道伯利恆有個君王誕生了,便下令將伯利恆及其周圍境內兩歲及以下的所有嬰兒殺死。但黑落德王在公元前四年已經不在人世,耶穌不可能在黑落德王死後四年才出生,所以歷史學家相信耶穌起碼是公元前四年或以前出生。假如推算沒錯,《The End of Days》或一眾末世聖徒信眾應該以 1996 年或以前為限才對。
以前在 X 大學圖書館任職時,每逢工作評估的大日子臨近,館長都會叮囑大家回覆上司的評價時不要只寫上『No Comment』。許多年後當上了人家的上司後才明白箇中道理 ── 沒有意見不代表認同,亦沒有說明會否改進。在廣東俗語裡有一句比較傳神的翻譯叫『知喇』,再敷衍一點說法是 ── 『哦 ~ 』。
在外交辭令中也有一個跟『No Comment』異曲同弓的用語,就是『Noted』。常見的用法是發言人代表政府或元首發言時,不便替她們加上不必要的評價,便用上『Noted』。例如國家出了事故,總統及其幕僚還未擬好正式的演辭,總統府發言人會先回答公眾說『The President noted that ……』,意思是總統已經知悉到那件事情了,但並沒有說明總統對事件的評價。久而久之,『XXX noted that ……』成了慣用的官話,但凡類似的發言都以此作開場白。
『Noted』這個詞在外交文稿及新聞紙上看多了,許多人搬字過紙,在商業文書上都會經常讀到,永遠都是感覺冷冰冰的。就算只想回覆人家『知喇』,說『received with thanks』感覺上好多了,除非閣下像外交官一樣,連『with thanks』這樣的示好用語都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