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早前跟 R 到了旺角 CD 舖逛了一轉,R 忽然問我知否 CD、LPCD、XRCD、SACD 之間的分別。對音響一竅不通的我來說,R 的問題本應令我啞口無言才對,但事有湊巧,大學時期讀過 Multimedia 這一課,剛好可以斑門弄斧一下。

CD 的出現,建基在一種把聲音數字化的技術上,這種技術稱為 PCM (Pulse-code modulation),就是把聲音的波紋數字化了,寫入 CD 裡頭,然後 CD 機把數據讀出來,再繪劃出原來的聲波。當中有 bits 和 hertz 兩項標準,就是聲波長和高的取碼標準,情況就像數碼圖像的 Resolution 一樣,仔細度愈高,數碼重繪的像真度便愈高。而 80 年代 Philips 公司把 CD 的 PCM 技術規格定為 16bits 44.1KHz,普遍認為這兩項標準已經達到人耳的極限,理論上,我們的耳朵已經分辨不出超越 16bits 44.1KHz 的精碓度。然而,一眾音響愛好者都相信耳朵確實能夠聽出更精細的聲音,所以 24 bits 的 CD 應運而生,但同時要引進新的解碼技術(或標準),好讓 CD 機可以重塑 24bits 的聲音,這間接驅使了 SACD、XRCD 等技術的發展。

年前,柴娃娃地到 HiFi 店買一部 CD 機,原本想要一部能讀多項解碼標準的,但跟那裡師傅的一席話令我改變初衷,對音響有了另一種看法。他說,雖然 24bits 聲音理論上比 16bits 要好,但還是要看唱片背後的樂師、歌手、錄音、製作等因素。畢竟 CD 問世超過二十年,在巿場上找一片製作好的 CD,往往比什麼 SACD、XRCD 等來得更有驚喜。

小弟創作手記始於零一年,零四年時的產量最高,有一小群慣常來訪的讀者 (如今應該稱作『Blog 友』了),但自零五年底開始,這裡己經接近封筆狀態。原因一,轉變了工作環境,不無影響寫作心態;原因二,是開始希望寫比較有深度的作品,還特地跑去進修文學藝術。奈何就像 CD 的演變一樣,愈是希望超越自己,便愈是寫不出好的作品來,有時候翻讀舊作,反而驚訝於以前的創作能力,又慚愧於自己的退步。前陣子跟朋友談了一會兒,領悟到一個道理,就像蘇東坡的《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人不應該過份地要求自己,才會活得快樂。也許,這三年來,真的走錯了路。

374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