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鏡系列(五):老蔡 Sonnar 50/1.5

Carl Zeiss Sonnar Opton 50/1.5 on Contax IIa

最近跟朋友談起中古鏡,順道又重拾一下寫過的中古鏡頭心得。早在二戰前後,攝影界爭妍鬥艷,各展其光學技術,當時三大經典品牌蔡司、萊卡及福倫達,他們同期都對準 50mm/1.5(戲稱『標準鏡』)高速鏡頭巿場,分別是福倫達的 Nokton 50/1.51、萊卡的 Summarit 50/1.5 以及今次介紹的蔡司 Sonnar 50/1.5。然而,同期的 Summarit 50/1.5 則相對地給比下去,原因是此鏡有耀光情況2,相信是當年萊卡的技術缺陷,但『奶粉』卻美稱為:聖光3!正因為鏡頭有耀光情況,成象對比必然沒對家蔡斯及福倫達般優秀,記得當年提過有攝影發燒友會殺掉一枚 Summarit 50/1.5 來為 Nokton 改成萊卡的 M 接環1,鏡頭高下可見一班。我手上沒有萊卡 Summarit 50/1.5,但選擇了後期較傑出的 Summicron 50/24 作鏡評,寫過福倫達的 50/1.5,餘下再完成這支蔡斯的 Sonnar 50/1.5 鏡評,可以算是替中古標準鏡寫了一個總結。

Zeiss Opton 50/1.5 on Leica M9P

這支蔡司 Sonnar 50/1.5 是我的第一支 RF 鏡頭,當年是搭載在 Contax IIa 上一起到手的,也可以算是被『毒』的第一支鏡頭。這系列的 Sonnar 製作年份橫跨二戰前後,由 1937 至 1962 年為止,所以 sonnar 鏡頭有三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戰前的無鍍膜版本,寫上『Carl Zeiss』,戰後的版本是東德廠的『Carl Zeiss Jena』及西德廠的『Zeiss Opton』,第三個版本是 1953 年後兩廠共用的『Carl Zeiss』字樣。戰後早期東、西德廠的鏡頭仍然保持很高水準,所以不論是 Jena 還是 Opton 也是佳品。

Zeiss Opton 50/1.5 on Contax IIa with Fuji Reala 100

此鏡三群七片鏡片,共 11 片快門葉。正因為蔡司控制燿光情況比萊卡好,比較之下,蔡司成象較實,質感較強,顏色鮮艷,散景帶少許蔡司的奶化感覺,這其實是典型的蔡斯味道:柔中帶利。立體感沒有萊卡及福倫達般突出,整體上算平隱,是一枚性價比很高的鏡頭。然而,個人認為蔡司味道最濃烈的,還是搭載在 Rolleiflex 上的 Planar5,但可惜不能用在今天的數碼相機上。

Zeiss Opton 50/1.5 on Leica M9P
  1. 中古鏡系列(一):福倫達 Nokton 50/1.5
  2. Youtube : Vintage Zeiss Sonnar 50 1.5 vs Leica Summarit 50mm f1.5
  3. 中古鏡系列(四):萊卡聖光
  4. 中古鏡系列(二):萊卡 Summicron 50/2 Rigid
  5. 中古鏡系列(三):Rolleiflex 3.5F Planar Whiteface

487

中古鏡系列(四):萊卡聖光

小時候聽過一個都巿傳奇,說銅鑼灣溫莎公爵大廈某酒樓門外的雲石牆出現了狐仙云云,還特地跟著同學一起去看過究竟。雲石牆倒有一塊,奈何不具慧眼,看不出任何乎合邏輯的圖案。狐仙是一個典型的傳奇,但凡傳奇總是如霧似花、疑幻疑真,開了竅的人有幸一睹神蹟,看不懂的朋友則將信將疑。

要說攝影界的傳奇,非萊卡(Leica)莫屬。一如眾多傳奇一樣,萊卡也有個神秘的傳說,那就是萊卡聖光(Leica Glow)。第一次認識萊卡聖光照片時,就像凡夫俗子去看莎公爵大廈的雲石牆一樣,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只能夠硬著頭皮唯唯諾諾地去扮懂。

2015 年入手的 Summicron 35/2 8-Element,一次偶然下發現萊卡聖光。

究竟萊卡聖光是什麼?就是當使用某些萊卡鏡頭時推向最大光圈,拍出來的照片會有一層耀光(Flare),成像比正常鬆散,但有萊卡紛絲會讚嘆為『柔光』,吹捧成萊卡獨有的味道。小弟對萊卡聖光不置可否,只有在此節錄一些網上資料作參考1

這個「光」 的確有她特別之處
她讓整張照片好像上了柔焦鏡似的夢幻
但又能保留住很多光影明暗的細節
也保留住整張照片的氛圍 寫實中帶上一點驚喜

小弟有幸擁有一枚聖光神力的鏡頭,屬第一代的 Summicron 35/2 8-Element(八枚玉),製造年份為 1959 年,但它不像鏡頭功能般能夠保證在某型號的鏡頭上出現,我曾經在另外兩款八枚玉鏡頭上作測試,但沒有發現萊卡聖光,而我另外一支 Summicron 50/2 也沒有萊卡聖光。根據網上資料說,萊卡聖光在 50 年代 35mm 鏡頭尤為常見,例如 Summilux 35mm f1.4 pre ASPH,有興趣可以試一試。

在相同鏡頭及相同環境下使用不同光圈拍攝,發現在最大光圈 F2 下有耀光現象。

萊卡聖光的由來,較合理的說法是當年鏡頭製作技術達到瓶頸,令舊鏡在全開光圈下出現了耀光缺陷,而官方一直三緘其口,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令聖光之說更添神秘。假如萊卡聖光確屬技術問題,再引證小弟在幾支不同年代的八枚肉鏡頭的測試結果,相信萊卡在六零年代初解決了耀光缺陷。

1. http://vincent-view.blogspot.hk/2014/03/leica-leitz-summilux-m-35mm-f14-pre.html

中古鏡系列(三):Rolleiflex 3.5F Planar Whiteface

愛上雙鏡反光機緣於老爸的 Yashica D,一上手便著迷了(其實也不是跟 Yashica 太有關係,中幅機本身已經是毒物),既然染上毒癮,再入手 Rolleiflex 倒算順理成章,因為 Yashica 的雙鏡反光相機其實是 Rolleiflex Tessar 系列的盗版貨,甚至連外觀也有八成相似。

17968_283654200487_1128421_n(1)
Rolleiflex 3.5F 及 Yashica D

我擁有的 Rolleiflex 版本是 3.5F Planar Whiteface,單是名字已經有一堆學問。首先 Rollei 是品牌的名字,Flex 是反光相機的意思。3.5 是該相機最大的光圈數,焦距為 75mm。除 3.5 光圈鏡頭外,Rolleiflex 也有出產 2.8 光圈的機款,焦距是 80mm。F 是指出產的版本,最早期的是三十年代的 Rolleiflex Automat,後來五十年代以 2.8/3.5 識別所搭載不同鏡頭的機款,改名為 2.8A,A 仍然是 Automat 的意思;但及後經改良的版本型號便以 B、C、D、E 及 F 排序命名,而在 1981 年 Rollei 破產前最後的型號便是 F。Planar 是指相機所搭載的鏡頭是蔡司(Carl Zeiss)公司的 Planar。除此之外,Rolleiflex 還會搭載蔡司的 Tessar 及  Schneider 公司的 Xenotar 鏡頭,但據理解 Tessar 是 Rolleiflex 的廉價型號,質量比不上同是蔡司的 Planar。

Rolleiflex 傳統與白面版(網上圖片)

而最後的 Whiteface(白面)其實並不是 Rollei 的正統型號,只是玩家給它的別名,原因是一直以來 Rolleiflex 的拍攝鏡頭外圈都會印有三條黑間,並寫上 FRANKE & HEIDECKE 字樣,但自 1971 年開始,鏡頭外圈則改為全白,並以小字寫上 Rollei WERKE FRANKE & HEIDECKE。因為 F 版本橫跨 1958 至 1981年之間,而白面則代表了是最後十年出廠的產品,技術上最為成熟,亦成為發燒友的熱捧對象。

總結來說,發燒友除了可選擇年期版本外,還可以選擇 Planar 或 Xenotar 版本,以及光圈 2.8 或 3.5 版本。據說因為當年 Rolleiflex 賣得太好,蔡司公司的生產線應付不了,Rollei 便另外找 Schneider 公司生產鏡頭。正因如此,有一派擁躉認為 Xenotar 只是替代品,Planar 才是正室,但純緒以質量比較,多年來似乎並無結論。日本有網站以矩陣形式對兩間廠商(蔡司 / Schneider)和兩款鏡頭(2.8/3.5)作比拼(網站),奈何小弟看不懂日語,不知道他的結論是什麼。

Rolleiflex 3.5F Planar Whiteface w/ Fujifilm Reala 100

我手上的是 Planar 3.5F 75mm 版本, 共 6 片 4 組鏡片。第一次用來拍照是 2011 年的 hiking100fun 谷埔行山活動,在其中一幅毫不起眼的照片上,發覺這枚蔡司鏡頭擁有中古名鏡的立體感。說來慚愧,第一次篩選時認為該照片沒有特別而棄掉,及後在一次整理底片時才驚覺照片的獨特之處,可謂滄海遺珠。

Rolleiflex 3.5F Planar Whiteface w/ Fujifilm Reala 100

Rolleiflex 的 Planar 算得上是蔡司相同系列鏡頭的典範,完美演譯了蔡司的獨特個性:柔,但在柔潤之中卻不失銳利度,這是我等自數碼年代才開始學習攝影的俗人所想象不到的,因為從前只知道尼康的利而硬或佳能的柔而鬆,卻沒見過既柔而利的感覺。照片像浸了油一樣,但又看出木椅及貓毛的質感,而貓鬚更是一條一條像刺穿了螢光屏一樣,這都拜 Rollei 及蔡司的精工手藝所賜。而背後的散景像油晝般化開,與福倫達及萊卡相比,卻是另一種獨有的味道。

Rolleiflex 3.5F Planar Whiteface w/ Fujifilm Reala 100

再來一幅照片,看看麻豆身旁的植物,枝葉也有一種『利到(界手)手』的感覺。

Rolleiflex 3.5F Planar Whiteface w/ Fujifilm Reala 100

最後想說,6×6 中幅片本身已是毒物,看上圖,在大太陽光下還可看見藍天白雲、膚色及白衫的布紋,可見菲林片的寬容度不是現今的 CCD 可以比擬。

以上只集中介紹了 Rolleiflex 6×6 75mm/80mm 中幅機系列,沒有太多著墨於其他片幅規格、不同焦距和 Rolleicord 及 Tessar / Xenar 一類的入門機,同是喜好 Rollei 雙鏡反光相機的朋友們可以交流一下心得。

參考資料:

http://www.yashicatlr.com/
http://www.rolleiclub.com/
http://www5d.biglobe.ne.jp/~rolleian/kurabete-menu.htm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5&t=3775906
http://www.tail-life.com/article/6072
https://cityusam01.wordpress.com/2009/07/16/%E7%A5%BF%E4%BE%86rolleiflex%E9%9B%99%E5%8F%8D%E7%9A%84%E8%B3%87%E6%96%99%E8%BD%89%E8%BC%89/

444

中古鏡系列(二):萊卡 Summicron 50/2 Rigid

萊卡(Leica)品牌的鏡頭,影友戲稱為『奶鏡』。小弟轉用萊卡相機後的第一枚鏡頭就是 Summicron 50/2,也是現時唯一一枚萊卡中古鏡頭。這個 Summicron 50/2 鏡頭系列,可算是萊卡鏡頭的長青樹,最早生產於 1953 年,經歷過七個版本,至現時還在銷售。小弟手上的 Summicron 50/2 是第二代,鏡組六群七枚,十片光圈葉。生產於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之間,除了以第二代(Type 2)區分外,它還有一個外號叫 Rigid,也是公認為 Summicron 50/2 七個版本之中最好的一支鏡頭。

說來慚愧,這枚 Summicron 50/2 Rigid 到手後一直很少用,原因是這枚鏡頭顏色比較淡,對比度較淺。這枚鏡頭本來是為了黑白菲林而設計的,擁有典型舊萊卡較柔的味道。配上 Leica M8後,這股『奶味』更為強烈。另一個原因是這枚鏡頭的最短對焦距離是一米,記得最初在茶餐廳用這枚鏡頭拍食物照時,為了要保持一米對焦距離,不得不站立及離座兩步拍攝,為免再成為旁人眼中的怪物,這枚 Summicron 50/2 也就淪為被長期放在防潮箱的觀賞品。

IMG_9187

然而貴為 Summicron 50mm 鏡皇,必然有其優勝之處。這枚鏡頭的清晰度及銳利度確實無與倫比。先說清晰度,這枚中古鏡用上四塊萊卡自家製的 LaK9 稀土玻璃,因為通透度高,影像上的質感特別強烈。另外銳利度表現超卓,看看下圖的荷花葉邊,十分認同老師傅常掛在口邊 --『利到(界刂)手 』--的感覺。另外,萊卡的散景表現也不錯,因為 Summicron 的光圈葉是星型的,所以它的散景光點也呈星型狀態。

Leica M8 with Summicron 50/2 Rigid
Leica M9P with Summicron 50/2 Rigid

中古鏡最毒的是它的立體感,Summicron 50/2 Rigid 的作品也可以看出這種立體感,只是感覺上較為平實,不太誇張。

Leica M9P with Summicron 50/2 Rigid

總括而言,在現今浮誇的數碼年代裡,往往高對比及偏紅的相機最能吸引消費者。相比之下,Summicron 50/2 Rigid 可算是另一極端,平實中帶著令人讚嘆的內涵,這就是奶鏡最吸引的地方。因為小弟影食物相比較多,一米的焦距實在有點不便(茶餐廳的卡位也沒有一米闊),所以可見將來還是會比較少用。加上小弟也是庸俗的影友之一,用 Summicron 50/2 Rigid 拍過的照片,都忍不住要用 Photoshop 去推一推,在看透鏡情以前,還是先用其他鏡頭修練一下。

參考網站:

http://www.kenrockwell.com/leica/50mm-summicron-comparison-table.htm
http://kelvintknlife.blogspot.hk/2011/04/leica-sammicron-50-rigid.html
https://antoncandra.wordpress.com/2012/02/02/ernst-leitz-lens-summicron-f-5cm-1-2-rigid-summicron-50mm/
http://little-hat.blogspot.hk/2012/03/leica-summicron-m-50mm-50mm-drdual.html

443

中古鏡系列(一):福倫達 Nokton 50/1.5

二次大戰前後,可算是相機的黃金年代,最有名的莫過於 Leica M 系列相機。同期能夠與之抗衡的旁軸相機(Range Finder 或 RF) 只有 Contax 或蔡司可以爭鋒。然而,同時期德國還有一家公司開發了一款高質素的相機,卻因為商業策略失敗而寂寂無聞,名聲也沒有 Leica 及 蔡司般嚮亮,那家公司就是福倫達(Voigtlander),影友稱之為老福。而那部被埋沒了的相機名字叫作 Prominent,連帶其系列鏡頭在二手巿場上也極其難找。

早陣子朋友借我一枚 Nokton 50mm f/1.5,也就是搭載在 Prominent 上的其中一枚老福鏡頭。鏡頭生產在五十年代,鏡身 7 片 6 群,共 16 片光圈葉。當年萊卡、蔡司及福倫達都有生產 50mm f/1.5。

image

第一次用已經被老福的立體感所吸引,感覺主體好像是後期製作 key 上去一樣。通常用來拍半身照,十幅照片之中有八幅可以看出它的立體層次。

Leica M9P with Voigtlander Nokton 50/1.5

其實大多較有名氣的老鏡都有這種立體層次,但相比起萊卡及蔡司,老福給我感覺是比較銳利及顏色較豐富。相反,萊卡及蔡司感覺較柔,這就是各廠商的鏡頭所拍出不同的味道。

Leica M9P with Voigtlander Nokton 50/1.5

正因為老福的鏡片所帶出的顏色較濃,在低光源的情況下比起萊卡及蔡司的作品更為搶眼,最適合在燈光不足的餐廳裡影食物相,色調跟在光線充足的環境底下不相伯仲。

Leica M9P with Voigtlander Nokton 50/1.5
Leica M9P with Voigtlander Nokton 50/1.5

另外,這枚 Nokton 50/1.5 值得一讚的是散景較實,而且帶有旋轉感覺,這是在其他鏡頭裡找不到的獨特味道。

Leica M9P with Voigtlander Nokton 50/1.5

最後要說,本來心想這支老福應該毒不了我,因為這支鏡要改 M 頭很繁複(當年未有接環時便有愛好者殺掉 summarit 50/1.5 去改環),但經朋友相借用幾個月後,現在變得愛不釋手了(即係唔想還⋯⋯ 😀 )。另外,福倫達近年重新生產 50mm f/1.5,但新鏡和舊鏡是兩馬子事。

有興趣可參考:

http://riotefe.blogspot.hk/2009/04/voigtlander-nokton-50mmf15.html
http://waynelee.blog126.fc2.com/blog-entry-19.html
http://lovefool-tai.blogspot.hk/2011/07/old-nokton-50mm-f15.html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