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職狂想

我有一個奇怪的閱讀習慣,是愛看求職刊物,除了可以知道各行業的情況外,內裡的文章都很正面,例如進修門路、成功秘訣、各行各業的介紹等等,間中也有經濟分析。日前在《求職廣場》裡讀到一篇名為《三種升職因素》的文章,讀後甚為火滾,現節錄如下:

『… 也許大家都會認同的是員工的能力表現是最重要的,但有些公司卻會以年資、學歷、關係、言語表現、工作態度……等因素作為晉升準則﹔所以單是勤力,有時是不足以令自己升職的。

服務年資:以員工加入公司的服務年資作為晉升的準則,是一般比較傳統和保守的做法。 ….

專業學歷:…. 因為公司以學歷作為升職或入職基準,這樣即使是真正有能者,也未必會得到高位。 ….

人事關係:…. 假如你與職場中的高層並無人事關係,你只有嘗試認識大老闆或上司的親戚,發展關係。 ….

以筆者而言,升識應以有能者居之,而非只局限於年資、學歷及人際關係,讀來好像很有道理,但稍有工管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膚淺的見識。首先,何謂『能』者?或者說,如何當一個『能』者?再淺白一點地問,如何把工作做得好?這是個連小學生都會答的問題 ── 天資、勤力及掌握工作上的技能和知識等等,都是最踏實的因素。當中成功不能夠單單賴以小聰明,這點應該沒有異議;勤力就是筆者所提及的『工作態度』;餘下來的,就是『掌握工作上的技能和知識』,請問這項不靠經驗及學問的話,那還可以靠什麼呢?或者反過來說,一個勤力的人,但缺乏經驗及相關的才能,老闆憑什麼要提拔他呢?難道是筆者所說的『只有嘗試認識大老闆或上司的親戚﹝去﹞發展關係』?

這其實是下屬典型的仇上﹝司﹞心態,因為他們不相信上司是『能』者居之的職位,不外乎是以『恃老賣老』及巴結關係而換來的權力,學位更加是一紙虛銜,更致命的是他們認為上司所幹的都是『我都識做』的職務。對此,在今期《招職》裡其中一篇文章打了一個貼切的比喻:壽司師傅所幹的,看來都是很簡單的事情,捏一件醋飯糰,放上一塊小魚生,但口感卻是差天共地。一件成功的壽司,並不是單純地把一塊魚生加在飯糰上便算,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人,那就是前段所提及的膚淺。

入過學堂與否,好比一件壽司有優劣之別,愚昧的人不明白,因為他們眼裡的虛銜都沒有跟知識拉上關係,理由可以追溯至本地的教育制度。『求學不是求分數』,今天的莘莘學子求學就是不為求學問,而是去求分數。久而久之,教學方針起了一個病變:學生填鴨式硬記、補習社專『貼』會考題目、教案裡沒有試題以外的課程、學生不去思考、也沒有求知的興趣。在本地『數位化』的教育制度下浸淫了十多年,畢業生往往不知道自己究竟學會了些什麼知識,難怪會有人懷疑學歷是浪得虛名的銜頭。不信的話,可以隨便找一位中學生去問:除了《偶然》及《再別康橋》之外,到底徐志摩先生還寫過什麼作品呢?什麼?連《偶然》也不知道?那便不要說唸過中國文學了。

說到底,其實都怪不得我們無知,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教育部長羅太本身就是視學歷為虛銜的人。去年因超額教師問題而引致教育從業員過盛,羅太勸勉當屆的教育學院畢業生:『讀果行唔一定要做果行。』當學歷不是跟知識掛勾的時候,當然去做哪一行都沒所謂,可惜羅太也是前段述及膚淺的一類人,難道唸教育的朋友可以去當建築師不成?他們建成的平房羅太敢不敢去住?當然,在政府內部裡,羅太還不是最厚面皮的領導人,一如在下歸納了《求職廣場》一文的重點後如此說 ── 一個勤力的人,但缺乏經驗及相關的才能,只靠著認識老闆的關係而升了上位 ── 究竟是誰?名字呼之欲出,不提也罷。

270

娛樂圈歪風

這個娛樂圈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看一看近日熱門的娛樂新聞頭條:

  • 阿 Sam 個唱開鑼
  • 欣兒瘦身成功
  • 無記《六點半新聞報導》有新女上場 ── 趙海珠
  • 阿妹的內地個唱遭封殺
  • 《2012》失落康城影展

有什麼問題?近年掘起的靚仔靚妹都跑到哪裡去了?Twins、Cookies、2R、Boy’z、Shine、希希、樂樂、鋒鋒等人恍惚消聲匿跡似的。偶爾有一兩段煲水新聞,不外乎傳出了誰跟誰在拍拖,然後當事人馬上矢口否認等等,這些都沉悶得叫人長長地打一個呵欠。事實上,近年的娛樂圈著重包裝多於質量,除了要求歌手青春美麗之外,其唱功及才華都不太重視,連帶曲詞質量都每況愈下﹝見《愛得『含辛茹苦』》﹞。今天的娛樂圈充斥著這班華而不實的藝人,令這個大染缸淪為一個滿台燕瘦環肥的選美會。 老實說,這班歌手除了能夠擠出像肥皂泡的花邊新聞之外,還有什麼消息會令人喜出望外?難為了一班真正渴求好歌的樂迷,苦等了十一年才求得許冠傑及林子祥等前輩復出,迅即震撼全城,新進的靚仔靚妹都望塵莫及。

娛樂圈的另一種歪風,是近期『純情斯文』的藝人難求,明星反而愈來愈像『爛仔』,難怪香港的麻甩佬求『美』若渴,寧願收看《六點半新聞報導》,也不願看七時半的《娛樂大搜查》。最近一則不起眼的娛樂新聞,正正道出了這種怪現象,謂何守信為了主持《開心大發現》而淪落至擔當擠眉弄眼的角色,往日的金牌司儀風采如今蕩然無存云云。內裡的真正原因,是何先生真的過了氣?還是觀眾口味有問題?看一看這位金牌司儀的代表作 ── 香港小姐選美會,由從前的劉家傑到何守信,再由鍾保羅至今天的曾志偉及陳百祥,司儀由莊重演變至『爛仔』feel。節目本身也沒有『美貌與智慧並重』,泳衣愈來愈少布、對白愈來愈刻薄、觀眾愈來愈愛看佳麗被『糟質』,以今天的電視文化來說,金牌司儀如何還有立足之地?撈這行飯,難怪連何守信都要『曾志偉式』地胡鬧起來。

回看樂壇,話說自從周慧敏告別了娛樂圈後,英皇曾經捧過一位叫何嘉莉的女歌手。但自始以後,『純情玉女』成了厭惡性行業,如今該形容詞只能在咸片的廣告字眼裡出現,觀眾口味確實是起了變化。男明星又如何?七八十年代的個個正氣凜然,許冠傑、鄭少秋、周潤發、張國榮、李小龍、成龍、劉德華等等,不是英雄大俠便是警察,最基本都有一個書生look。縱觀現在的新人,一個二個不是古惑仔就是二五仔,便是台下的私生活也不見得檢點,周永恆藏毒、鋒鋒飆車加妨礙司法公正、再加上那位『係人都唔順超』的希希,慨嘆樂壇竟然捧了這樣子的人出來。今天的娛樂圈已經無藥可救了,身上還有四百元的話,不如去看許冠傑的演唱會吧,享受三小時的時光倒流 ,緬懷過去的銀色世界,聊勝於無。

269

三十三

又大一歲了,今年的生日過得異常平靜,除了跟家裡的人飯聚以外,其他的慶祝活動都一概欠奉,是朋友都善忘嗎?﹝還是根本人緣不好?﹞當然不,而是早己跟各界友好打過招呼:『當我每年的大日子來臨的時候,請不要有意無意地來提醒我。』年紀愈大,慶祝生日變得愈來愈沒有意義,當年齡超越了一個號碼以後,我們一面要設法把它隱瞞起來,但另一方面卻又要當眾慶祝這個『歲數加一』的大日子,兩者之間本來是矛盾,倒不如像我一樣,索性不聞不問好了。

實話實說,男人的歲數不比女人緊張,任何數字在成熟的女人身上都變成了最高機密,她不說之餘,大家最好也不要問,這是稍有修養的人都知道的禮貌,但偏偏政府沒有。試問一問:『妳換領了新的智能身分證沒有?』這個問題十分難答,因為去年頭一批換領智能身分證的市民,出生年份不偏不倚地以一九六九年為界限,然後依出生年份逐步向前安排換領。換句話說,智能身分證的最低入會資格不是廿三或四十三,而是剛好在三十三歲,好一個尷尬年齡。

政府就是如此不懂得人情細故,每隔兩個月,便派出李克勤出來問:『妳是六九年出生嗎?六八?六七?六六?…….』始終會遇上一個數字令妳坦然承認自己青春不再。看,猜中了,他便詭祕地向妳一笑:『唔好唔記得換啊!』差點還以為是一個上門收數的金毛飛在威脅:『唔好唔記得還﹝錢﹞啊!』

要是閣下有幸地在一九六九年出生,恭喜妳,一生之中最難堪的日子在去年發生了,儘管閣下五年來不斷裝修僭建,勉力地把儀容身段維持在廿八歲的狀態,但政府『一個唔該』要妳去辦領新身分證,閣下的年齡由踏進入境事務處的一刻開始,底牌已被完全揭穿了,跟在水滸傳裡被刺了面頰充軍塞外的強盜一樣,自始便要在身分證上深深地烙上一層年齡的金印,恍惚上面寫著『已經三十三歲了』的罪狀,身分證又像被蓋上『嫖妓』的回鄉證,沒有必要也不要張揚出來。

最尷尬的情況莫過於在『歲晚收爐』之前約會了一個好男人,他學識豐富、談吐幽默、文思俊逸,徹頭徹尾是一個 potential candidate,本來是一個無懈可擊的晚上,可惜在晚膳之際大意地被他發現了妳收藏在錢包內的那張智能身分證,oh!三十三?!假若妳是當事人,給妳一個辯解的機會,妳會選擇:

  1. 『我在入境處認識人,擁有提前換證的特權。』﹝一分﹞
  2. 『這是零四年最新款的明星閃咭。』﹝一分﹞
  3. 『今早出門比較匆忙,拿錯了姊姊的錢包。』﹝一分﹞
  4. 『你睇我唔到,你睇我唔到 …..』﹝十分﹞

智能身分證,九成是某高官曾向那位三十三歲的辦公室女助理示愛不遂,恨屋及烏,遷怒於所有三十三歲的香港人。幸好娘親把我遲生了一段日子,逃過了換領新證的株連。今天仍然擁有一張舊身分證,是代表了一份對青春的榮譽與專嚴,像亂世裡的貞節一樣,不要隨便被政府的『智能』蹂躪掉。

後記:同事 P 在我生日當天請了我吃一碗牛肉河粉,特此感謝,並希望她下年不要再這樣好記性了。

267

雞與蛋的哲學

這個世界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最討厭去研究這些沒有答案的問題,我說的不是達爾文的進化論,而是一種生活哲學。最典型的歷史懸案莫過於究竟是時世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世?又或者究竟是先引進了一項成功的服務之後,顧客才有需求?還是需要先有顧客的需求才會令這項服務成功?這就是一個雞與蛋的問題了。一個成功的模式,並不是取決於雞先於蛋,還是蛋先於雞的問題,而是相輔相成的,雞生了蛋,蛋又會孵出雞仔出來,一切順利無誤,計劃才可以完美地實行。電子貨幣﹝如八達通﹞便是一個成功的例子,但反觀西鐵項目就是一個錯誤估計顧客需求的反教材,雞生不出蛋,餘下來的美夢﹝地產發展等等﹞便只有幻滅收場。

事實上,許多管理階層都樂觀地高估了『有雞便有蛋』的效益,缺乏風險評估意識,這些其實都是政府慣用的數據謊言﹝見《政府所撒的數據謊言》﹞。好像政府計劃明天要買一隻公雞及一隻母雞,預計它們『最多』每天生一隻雞蛋,一年『最多』可以生三百六十隻雞蛋,每隻蛋都可以孵化出一隻雞仔,每隻雞又『最高』可以賣六十元,如是者,庫房收益每年便『最多』可以增加兩萬元了。這當然是一個笑話,但維港巨星匯的『一億觀眾』不也曾經是個愚昧了我們的笑話嗎?巨星匯就是一個過份樂觀於回報率的例子,就是要給一隻性冷感的母雞猛餵春藥,它還是不會生蛋。

年過三十,身邊的朋友當中,總有一兩個開始對搞生意顯得躍躍欲試。每每在他們設下鴻圖大計、辭掉工作、並準備一擲千金之前,我總不忘向他們潑一盤冷水:『無生意咁點算?』但換來的答案卻是:『有舖頭就自然有生意喇!有生意就會愈搞愈大。』又是一個雞與蛋的關係。身為過來人,我不厭其煩地解說當年的慘痛經驗,但他們總會推說那是地點不同性質不同時代不同的原因,討論便因價值觀的分別而困在一個死胡同裡。人在發白日夢的時後往往會比較樂觀,恍惚世界經濟不再墜進谷底、方圓十里之內沒有競爭對手、客人都吃了迷藥,統統都會慷慨解囊一樣。

再舉一則例子,許多人都會對自己的職業花心,看看哪裡比較吃香便蟬過別技﹝見《三十歲後》﹞。這都是典型的樂觀主義,滿以為修畢一個專業資格後,入了行便必定會飛黃騰達,其實那些都是『有雞便有蛋,有蛋便有雞』的妄想。你渴望加入這個行業,但問題是這個行業是否容得你呢?看著別人撈得盤滿缽滿,正因為人家只會拿風光的一面來耀武揚威,也許:

  1. 有許多從業員沒賺到道聽塗說的薪金,但他們『知醜』地沒有張揚出來。
  2. 太多慕名而來的求職者,構成了粥雖多,但僧更多的怪現象。
  3. 為了入行而花數年時間去讀一個專業資格,誰知道畢業後會變成什麼光景?

人在紙上談兵的時候,很容易會把一個顯淺的道理忘記了:雞會生蛋,但不代表雞一定會生蛋。畢竟這是個自由戀愛的時代,不是買了公雞母雞回來後,它們便會乖乖地上床、結婚、生蛋,又或者公雞患有先天性的勃起障礙又怎麼辦?世事如棋,變幻莫測,哪裡會有必然成功的道理?

266

女性科學

上周談過『科學』一詞﹝見《資料、資訊》﹞,意猶未盡,還想再說一說。其實要解釋『科學』的定義並不困難,但凡有某種現象需要以假設及驗証去解釋的話,都可以稱作『科學』,或倒過來說,科學本身就是不斷地重覆解釋、假設及驗証,達至最可靠的論點為止1。要成為一個科學家,需先對萬物有好奇心,才可以培養出對現象的求知欲。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牛頓,蘋果落了在他的面前,因而推論出萬有引力,同蘋果唔同命,要是落在香港人的頭上,反而會鬧政府管理不善,草管人命云云;內地人則比較現實,二話不說便把蘋果吃進肚子裡去,萬有引力?是誰?正因為科學是建基於假設的關係,所以任何科學論點也可以被否定,甚至偉大的愛因斯坦及牛頓的也不例外。換句話說,科學是沒有絕對的對或錯,這也是科學獨特的地方。

許多人都以為科學的範疇中只有自然科學,其實不然,身邊任何需要假設及驗証去解釋的現象,都可以成為科學,例如經濟是社會科學的一種,泡沫經濟、失業、通縮、宏觀調控的影響等等,每次都有學者在公仔箱前論証。又例如政治也是科學,大學裡頭的政治學便稱作『Political Science』,在最近的政治風暴中,除紅了三位封了咪的主持外,還有幾乎天天上鏡的中大政治學導師蔡子強先生,花時間看一看他的文章,有合理解釋、大膽的假設及充分的驗証,把政治『科學』發揮得淋漓盡致。

說到社會科學,我認為女人最適合以科學態度去作研究,因為世上最不能解釋的謎團都在她們身上,君不見大學愈來愈多女性學﹝Woman Studies﹞的課程,卻偏偏沒有男性學的科目?但凡男人曾經莫名其妙地受了另一半的脾氣的話,都應該去進修,好好的了解一下女人。話說最近在電台的節目中,聽了一個『最不明白女人』的民意調查,節錄如下:

  1. 點解女人咁鐘意喊?
  2. 點解女人咁鐘意 shopping?
  3. 點解女人成日都無理取鬧?
  4. 點解女人怕走光,卻有偏偏喜歡穿得性感?

合情合理,但沒有驚喜,因為這些都是恆久不變的定律。反而近期在電視上兩則女性用品的廣告才令我模不著頭腦,首先,什麼是『每個月流量特別多果幾日』?肥人怕熱,我每天流汗都特別多,不知道可不可以用上?另外,有則廣告映著三個穿著內衣的女僵屍,揚起一隻手跳來跳去,然後旁白重覆地說:『唔現、唔現 …..』大佬,究竟乜野唔現先得o架?給我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去問我的女性朋友。至於男性朋友,他們卻裝上一副曾鈺成的嘴臉笑而不答,最後還是沒有問出個所以然來。

 

  1. http://www.journaloftheoretics.com/Editorials/Vol-1/e1-3.htm

262

不爭

最近被一位女孩子稱讚,謂我的『開車風度』很好,很禮讓、不發脾氣,最重要的還是不說粗話。事實上,男人都很懂得掩飾,尤其是在『追女仔』的階段,要看清楚男人的人面獸心,最好把他放在一輛氣虛體弱的小車上,再要他在放工時段把車開到中環一帶,他的潛藏性格及其 usual language 便會馬上暴露出來,萬試萬靈。一個人在開車時的脾氣好壞,可以在響號的次數裡看出來,話說駕駛者只會在兩種情況下響號:一﹞示警、二﹞鬧人。舉例說,一輛車在危險的距離底下切線到你的前頭,你在他切線時或切線以前響號,這是示警;若你在他切線以後才響號的話,那是純粹『唔忿氣』地鬧人。事實上,我開車的時候很少響號,不會鬧人之餘,在安全的情況下,還會特地把車子放慢,禮貌地讓他切線,這就是『不爭』。

我不爭的性格,源於小時候的霉運,十足翻版大雄一樣,學業成績不佳、運動細胞不發達、也常常被人欺負。從那時起,我已經把勝負成敗看得很淡,求學被迫不去求分數,因為根本沒什麼分數可言。記得中二那年,我曾經在《如何做個好學生》的作文裡寫著:做好學生的首要條件是『問心無愧』,老師特地把這四個字用紅筆圈起來,以示誇獎,但文章仍然被評為不合格,只能嘆一句無可奈何。

在現實生活裡,爭與不爭,難定優劣,就好像在旺角開的餐廳跟在鄉郊經營的茶水店的分別,視乎你追求怎樣的生活。我相信不爭才會脫俗,才能享受欲望以外的快樂,就是因為不爭,人才不會計較付出與收穫、生命裡平白少了許多敵人、不爭才能當上熱愛的圖書館員、還會純為學習而去唸研究院。然而,正因為這個是 musical chair 的社會,任何東西都要『力爭』才可以『上遊』。錢、事業、前途、女人,不爭的弊處就等於在平價店人頭湧湧的櫃檯前讓人先買,往往會『執輸』收場。不爭之前,其實需要先要看破紅塵,跟和尚原來只有一線之隔。

不爭原是老子的哲學,對後世的思想影響深遠,我們常常教導人要內斂謙卑,孔融讓梨而非孔融爭梨;佛教跟耶教也分別於爭與不爭,佛家主張隨緣,不會向蠻荒土著傳教,也不會派人到街上『邀請』善信上彿堂。近年內地把不爭政治化起來,所謂『槍打出頭鳥』,林彪、劉少奇、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誰爭了上位,就愈被批得狠,最懂得不爭的是周恩來,文革前後一直袖手旁觀,才能夠在政治風暴中明哲保身。最近李鵬飛先生為封咪事件而上了立法會解畫,他退下來的原因,正是因為不爭,不論是不想爭還是不能爭,總之他跟他的朋友現在都『鬆了一口氣』,反觀其餘兩位名嘴,他們一直都有種為民請命的使命感,不爭,或許會令他們活得更痛苦。

261

婚後男人

『有一間餐廳,食物難以下咽,環境污穢不堪,侍應傲慢無禮,你還願意做它的忠心顧客嗎?』

網友 X 一天傳來這個問題,暗喻世上好的餐廳多的是,何必要勉強地苟延殘喘著一段關係?事實上,他一直佔據著妳的生命,不論快樂、痛苦、哀愁,他都陪伴左右。剛相識的時候,他確實給妳帶來了驚喜與新鮮感,奈何他一成不變,一直都懶得去花心思,包括他每個周末的節目、每一年的生日禮物等等,每一次去盼望,但每一次都只是依樣葫蘆地重覆著相同的『驚喜與新鮮感』。當熱情變成了習慣以後,妳不禁反思:『還願意做它的忠心顧客嗎?』妳開始投訴、抱怨,他也恍惚驚覺到自己的粗心大意,然後想盡辦法來哄妳歡喜。這一刻,當妳以為他已經洗心革面的時候,打開他送給妳的豪裝禮物,發覺裡面,還是同一份『驚喜與新鮮感』。妳想說身邊也有這樣的男人嗎?對不起,妳太敏感了,我說的是電視節目。

從《血戰軒轅》到《下一站‧彩虹》,到現在的《足秤老婆八兩夫》,每一套電視劇都舊瓶新酒,尤其是《足》劇,造型十足《戇夫成龍》的模樣﹝才開始不久,劇情不能評﹞。九點過後更離譜,從古裝《皆大歡喜》到時裝《皆大歡喜》,一拍經年,百播不厭,既不換湯也不換藥,像一個結了婚的男人一樣,當不用再跟對手競爭之後,他會連動一根腳趾也懶。

我是無線電視慣性的拒絕收看者,因為除了 trademark 肥皂劇、大型綜合節目及新聞專輯﹝這個還好﹞外,再也想不出這個電視台還製作過什麼東西出來。反觀亞視,近年多了許多創新的嘗試,雖然小本製作還是動搖不了無記的市場強勢,但實在感覺非常新鮮,清談節目、外購劇及遊戲節目,都曾經給無線打過手忙腳亂,一個陳啟泰先後頂住了《香港小姐總決賽》、張偉健、鄭裕玲、鄭丹瑞及黃子華,至今他還在津津樂道。

最近亞視台的節目中,除了曾經稱讚過的《時事評論》及《當年今日》之外﹝見《瞬間英倫》﹞,最近則比較欣賞《開心大發現》,許久己沒有試過看完﹝中文台的﹞電視節目後會有得著的感覺了。電視跟男人一樣,跟他一起只能夠原地踏步的話﹝甚至倒退﹞,青春就像燒銀紙一樣浪費。

今天還在看無線嗎?轉一轉台,妳會發覺當慣性顧客的損失實在很大,鄰家有數不盡的新鮮與刺激,多年前他送妳《龍門陣》、前年的禮物是《還珠格格》、去年的是《百萬富翁》、今年的是《開心大發現》,妳會開始懷疑當年是不是選錯了人。回看一下身旁的那個男人 ── 沙發上那舊肚腩愈來愈顯得咄咄逼人、婚前兩口子常在電影院裡看戲,婚後卻只懂得在電視機前半睡半醒,這就是下半生了。按一下搖控器,背叛他其實只要一秒鐘,只是忠貞的女人就是幹不出這樣的事來。

260

我愛紐約人

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季後對賽,NBA 分東西岸兩個聯盟共二十九支球隊,一般是在結束了常規聯賽後,兩岸各八隊賽績最好的球隊可以進入季後淘汰賽,最後獲勝的一隊為總冠軍。今季東岸位列第七的是紐約人隊,該隊在九十年代是全聯數一數二的強隊,只是近年由盛轉衰,己經闊別了季後賽好些日子了,今季憑著各隊員的努力,成功重奪季後賽的入場卷,最終亦不負眾望,成為本年度第一隊被踢出局的種子球隊。

當紐約人隊在八十年代末掘起的時候,我剛剛移居紐約,順理成章地做了十多年紐約人隊的球迷。球隊的興起與末落,表面上與大中鋒伊榮的狀態有關,但實際上則是球隊管理上出了問題。在 NBA 的管理哲學裡,要組織一隊強隊,僅是羅致好的球員是不夠的,當中一定要有一位擁有頂尖球技的球星壓陣,才可以領導球隊稱雄籃聯,只是這樣的球星實屬可遇不可求,又因為球隊有總薪酬的限制,就是背後擁有雄厚的財源,也不一定能夠開出吸引的聘用條件。

要羅致頂級球星,可以是弱隊在季前的選秀會上優先挑選有潛質的新人,也可以先『送走』一批高價的球員,騰出薪酬空間去聘請球星。無論以何種方式,都必須先把自己降低為弱隊,然後再重組成精銳之師。紐約人隊在九十年代裡,一直是全聯最賺錢的球隊,因為賽積會影響入座率及轉播專利的叫價,令得他們捨不得降為弱隊的代價,與此同時,球隊不得不面對伊榮年紀漸大、表現走下坡的問題。管理層為延續球隊的強勢,不斷吸納一些薄有名氣但物非所值的球員,然後領導人便向外吹噓球隊己經大換血,什麼比以前更強更壯,期望來季有更好表現云云,這些其實都是頭痛醫頭的治標方案,假大空地營造一個『已把問題解決了』的假象。然後呢?賽績交不出來,自身的財政問題卻像雪球一樣愈滾愈大,最後一發不可收拾,無可避免地被眨為下遊部隊。

這一年,其實自己看侯斯頓市的火箭隊反而較多,除了是姚明的原因外,從前紐約人隊的主將伊榮及教練雲根迪如今都過了檔到火箭隊去,原本的紐約人隊早已人面全非。自伊榮走了後,換上的主帥是有名壞男孩的史比威爾,加上隊中的球員表現並不算得出色,球隊成績又一蹶不振,領導人一次又一次地向市民開空頭支票,希望卻年年落空,心裡頭已經再找不到值得眷戀紐約人隊的理由了。『我愛紐約人』淪為了一句空話,實質是單純地為了地理上的『政治正確』而去擁護本地球隊,別隊打得好,我去羡慕、觀摩,卻被分類為『賣國賊』『吳三桂』。

愛一隊球隊、愛一個人、愛一個國家,不是一個規定的責任,愛與不愛,其實在乎一顆心。

256

季節性的情感

最近愛上攝影。其實十年前已經熱愛,『最近愛上攝影』一句不盡不實,只是從前都是亂七八糟地拍,倒是現在才認真起來。冬去春來,農曆新年後的兩三個月是攝影發燒友的旺季,天氣好、山明水秀、花開遍地、彩蝶飛舞,一支微距鏡左拍右拍,把花草昆蟲一一拉近至呼吸之外,器材加上技術,盡收天地間的繽紛色彩。但一支微距鏡頭動輒上萬元,卻只能用上一季,『發燒友』一詞名符其實。本人的老婆本不多,難為這位第二老婆﹝攝影器材﹞添置什麼昂貴的玩意,對著近期各影友在攝影討論區的精彩照片便只有乾瞪眼的份兒,眼看快要錯過今年的春光,唯有期待來年今日可以拍過痛快。

一直不太明白神創造四季的真正用意,四季雖美,卻是弊多於利。為什麼不能四季如春?鳥語花香,只能維持三個月;女孩子的衣物有春夏秋冬之別,害得她們一年四季都有借口去 shopping。最要命的是工作也有季節性,雪糕只能賣一季、在沙灘旁賣涼水的士多也只能開一季、旅遊業有旺季與淡季、火鍋、燒烤、滑雪、修身、耕種、結婚、裝修….統統也有季節,人總不能一年只開三個月飯,很難想像雪糕車的東主在淡季裡靠什麼過活。

最近認識了一位女孩子,脾氣沒怎麼樣,只是對男人有潔癖。肥人怕熱多汗,炎熱天時跟她在一起總是沒有好日子過,偏巧神既創造了夏天又創造了肥人,大既這是在第六日『趕工』時候大意之下所造出來的矛盾。本人乃凡夫俗子,要在三十多度的氣溫底下去保持乾爽委實無能為力,最多帶備一支『Clairol 草本精華』,以備隨時隨地洗頭沖涼之需要。

有沒有遇上過這樣季節性的女朋友?不管是為了工作上的旺季而冷落了另一半,還是每年的夏末都來埋怨你沒有時間跟她去旅行。正因為地球有二十三度半的傾斜度,令得一年裡的天氣忽冷忽熱,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會適時地變得乍暖還寒。稱職的男人都需要有一點鼻敏感,季節不對的時候便不要惹毛了她,最好我們都進化成一隻涼血動物,當感情處於淡季的時候便冬眠去。

253

敢不敢安居樂業?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沒錯,as long as 我是其中一分子。聽起來有點大言不慚,只是朋友向我學習,都非因為我有什麼過人之處,而是羡慕我對生活的堅持。年過三十,一般人都希望安居樂業,可是一般人能夠做到『安居』與『樂業』談何容易?零一年回港以後,基本上我都是在 fulltime 玩,『居』要快樂、『業』要快樂、玩也要快樂,要達到這樣的成就,說易不易,說難不難,在乎閣下敢不敢。

人,往往會受制現實而不敢把夢想中的生活付諸實行,因為『安居樂業』的代價不菲。簡單地舉一個例子,你嚮往田園生活,但你敢不敢掏空你的積蓄去買一塊農地?你不敢,但那個當消防員的『震波黎明』陳錫文敢,幹過了,老來才不會後悔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早前有朋友從美國來港渡假,我熱情地招呼他們來我家小住,只是他們嫌遠,寧願花錢在旺角租住酒店,小數怕長計,我家偏遠,每天需要額外支付三十多元的交通費、來回車程也要多走一個半小時。後來呢?自從參觀過敝居後,便決定留在我家了,因為感覺寬敞、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少了市區的懸浮粒子、更加少了人車熙來攘往,就是多花了車費及時間,想來還是值得。

要建立起『安居』與『樂業』,我們都需要一份堅毅不撓的精神。寫作、電腦、網站、拍照都是我的嗜好,也玩得令人欣羨,我前後寫了三年、共二百五十多篇文章、網站成立了六年、照片存量達 2 Gb、正式管理著兩個 dot com、租了一個共享伺服器後、家裡也自添了一個。對朋友來說,我確實或多或少都達成了他們的夢想,可是這些成就得來著實不易,從頭一天起,便要不斷地花資源、時間及精神去支持著,卻不知道每一分的耕耘會否賺到一分的收穫。環顧今天勢利的社會,生存的意義不外乎要有『居』及『業』,再去追求『安』與『樂』則屬於生活的奢侈品,學學陳先生工餘時候去耕種?難保不會被人拿來當笑柄。

但在我多種的成就裡面,最要花心機和金錢的,反而是讀書。正如我不惜用物質去換取生活質素一樣,也不會因為慳錢而放棄求學。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我一直沒有停止過交學費,也許闊太在 Landmark 買了一個 Prada 手袋之後,還有實物去眩耀一番,但我每年上萬元的學費,就等如潑出去的水,學期完了便化為烏有,許多時候還要揹著政府的貸款。我的『樂業』便是如此賺回來的,當中有淚也有汗,在理想的背後,從來也沒有免費的午餐,就算你肯付賬,這頓飯也不一定好吃。

每個人都對生活存在夢想,問題不是有沒有機會、有沒有資源,而是你敢不敢去幹。花不起辛勞、沒有堅定的意志、放不下物質的戀棧、也放不下世俗人的評價的話,那是空口說白話,也就不要去羡慕人。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