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期、禮拜、曜日 —— 四種紀日的歷史背景

香港人近年都視日本為『鄉下』,在某程度上我認同,因為近年我十分喜愛到日本『尋根』—— 去尋找已在本土失傳了的中國文化。這次到紐約棎親,中途在東京短暫逗留了二十二個小時,期間到了酒店附近的『排隊店』用膳。顧名思義,在那家店門外前後『排』了約半個小時。就在門外百無聊賴的時候,留意到店家的營業時間表上列出了『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等字樣,意思是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及周六。也許當時真的太無聊,便順勢查起 X 曜日的典故來,發現原來也是失傳了的中國文化。然而,再進一步了解下去,其實又跟中國文化沒有很深的關連,原因是古中國一直沒有『周』(七天)這個概念。

說 X 曜日源自中國,這說法沒有錯,日、月、火、水、木、金、土統稱為『七政』或『七曜』1。最早出現於先秦時期,當時是指天上七顆較重要的星體:太陽(日)、月亮(月)、火星(歲星)、水星(熒惑)、木星(鎮星)、金星(太白)及土星(晨星)。一如前述,當時七政跟『星期』沒連上關係,因為中國人的曆法只有『歲(年)』及『月』,沒有『周』的概念,當時七政大多用在天文及占星之上。

至於『星期』這個概念源自古巴比倫文化,『七』為兩河流域文明常用數字,也是該地區的吉數。後來七天為一周的概念傳到猶太文化裡頭,再寫入《舊約》聖經之中,以後不論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都會每周奉一天為『聖日』(或『安息日』/『主日』)。到大航海時代基督教文化無遠弗屆,『星期』(以至周日為休息日)這個概念遍及全球。

中國從哪時開始有『星期』的概念?根據資料,中國人要到民國初年才開始採用以七天為一周的制度2, 那時候流行『西學東漸』,認為中國人要摒棄舊有文化及制度,要全盤採納西方一套,包括曆法及時計,『星期』的概念開始傳入中國。早期來華教士除了會傳教外,還會翻譯聖經及西方文獻,當中免不了要介紹西方國家『星期』及『聖日』的習慣,當時被翻譯為『禮拜』及『禮拜日』,兩個用詞均有宗教意思。

至於七政又何時跟『星期』扯上關係呢?雖然西方敎士遲至明末才把『星期』的概念傳到中國,但早在唐代已經打通了河西走廊,開拓了中亞地區的貿易,同時亦帶來了外邦人的宗教,包括猶太教3、耆那教、景教、摩尼教等『夷教』4。他們不約而同都會在每七日為一周的循環之中守一天『齋日』,當時所採用的就是以『曜日』為紀,及後又輾轉傳到日本。而當時中國因為視這些夷教為異端,沒有正式收為官方紀錄,而夷教在後來不同時期遭到禁教,禁教之下除了屠殺異教徒外,還會拆聖堂、毁聖物及銷毁典籍(哪個時代 / 地方都一樣),也就沒有太多相關文獻紀錄流傳下來,在華夷教亦逐漸消失在歷史塵土之下。

周、星期、禮拜、曜日,這四個詞。『曜日』的歷史源頭最早,自唐代開始流傳於夷教的胡人及天竺信徒之中,再傳到日本,輾轉流傳至今。而『禮拜』及『星期』均為西方教士來華後的新造字,前者顧名思義地跟宗教有關;後者屬宗教中立,純天文現象,以月圓月缺之間的廿九日為『月』,再以四分一為『星期』的循環。而『周』這個字其實是日本的新造字,民國時期反向傳回中國。

  1. https://zh.wikipedia.org/zh-hk/七政
  2. 从七曜说到“礼拜”、“星期”、“周”的语源
  3.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中國猶太人
  4. 耆那教是故印度宗教;景教就是東方基督教,乃最早傳入中國的基督教;摩尼教是一種集祅教、基督教及彿教於一身的哲學體系,最為香港人熟悉的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筆下的『明教』。
東京蒲田區丸一豬排店的營業時間表

498

原子時代

某日,遠在美國不諳中文的姪兒問了一個問題,為何『原子筆』要用上『原子』二字?答案關係到近期《奧本海默》這套傳記電影。奧本海默及他的團隊發明了原子彈,打敗了邪惡軸心國日本,結束了二次世界大戰,令世界和平了幾十年,亦令美國國力蒸蒸日上。然而,原子彈的原理是什麼?看過電影的朋友知道跟量子物理學有關,再說下去便要找大學教授解說,我等凡夫俗子只知道『原子』便是代表『高科技』、『先進』、『前衛』……. 總之係『勁野』!

正因如此,奧本海默不單止在物理及軍事上帶來革命性的發展,亦影響了華文世界, 一時間所有新奇事物都被冠上『原子』二字,令商品變得『高科技』、『先進』、『前衛』,感覺上『好勁』。這其實只是一種 marketing strategy,產品跟『原子』(atomic)沒有關係。這現像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至今依然沒變,早前吹噓過『納米』二字,華為手機採用了 7 納米晶片,iPhone 15 則用上 3 納米晶片,其實我們又不甚了解『納米』及『納米技術』所謂何物,但總之係『勁野』,連帶『納米』商品應運而生,其實又跟『納米』沒有關係。

HKTVMall 上帶『納米』二字的商品

在網上找到兩幅四十年代的舊漫畫,指當時商品及商店都愛加上『原子』以作速銷效果,跟今天的『納米』沒有兩樣。現時仍有不少物品帶有『原子』二字作為前綴,由上世紀一直『生存』至今,除了原子筆外,還有原子印、原子襪、原子褲、原子鑊/鍋、原子胎
、原子粒收音機等等,當中大部分亦已經式微,畢竟也過去了七十多年,『原子』早已不是新奇事物了。

帶『原子』二字的商店在香港早已絕跡,在資料搜集時發現香港曾經有一家『原子行』百貨公司,不知道老一輩的朋友有沒有印象?早前寫《昔日.上水》時提及一家『原子影相館』,幾年前亦隨著數碼相機普及而結了業。原子其實代表了一個時代,由二戰結束後維持了一陣子,但這個原子時代早已過去了,只有僅餘的名字仍然苟延殘活了下來,留下一點線索讓我們窺棎到上一輩曾經對『原子』如斯瘋狂過。

原子時代帶領『原子』風潮。圖片來源:秋海棠民國史地 面書頁,《 海濤 — 民國卅五年(1946)第十二期 》

原子時代帶領『原子』風潮。圖片來源:秋海棠民國史地 面書頁,《 華僑經濟 — 民國卅五年(1946)第一卷第四期 》

原子行廣告。圖片來源:秋海棠民國史地 面書頁,《 天下(香港)— 民國卅七年(1948)第六十四期 》

售賣原子襪的舊廣告。網上圖片

494

從楊協成咖喱雞引申出來的問題

問題從一段洗腦的舊廣告小調對白說起:『點解今餐又咁少餸架?淘茶,茶又凍。』網上找不到舊廣告片段,但經歷過八十年代的朋友仍然記得。然而,當中卻有多少人認識『淘茶』這個詞?起先是網上一個群組有東西免費轉贈,最吸引我的是楊協成咖喱雞罐頭,然後舊廣告那一句洗腦歌便浮現了出來。隨即引起了我的疑惑:什麼是『淘茶』?首先排除前人『亂填』歌詞,那相信是某年長的廣告人引用了一句舊方言,印像中自八十年代開始已經沒有聽其他人用過『淘茶』這個詞。

要了解『淘茶』,要先解決『淘』這個正字。因為既找不到原片,亦相信原片不會有字幕,只有從互聯網大神上著手。網上最多人寫的是『塗茶』,連楊協成面書專頁亦寫上『塗茶』,亦有人寫成『圖茶』。當然,在詞典上無論『塗茶』還是『圖茶』,均沒有收錄解釋。再查粵音 tou4 的同音字達 63 個1,亦不能排除是近似發音如『嚎茶』。從粵音去追查這個字的來歷可謂大海撈針,及後證實亦徒勞無功,原因是『淘茶』是一種方言,詞典裡並沒有收錄。

當放棄了從文獻上調查後,回想整個廣告在表達什麼?廣告是說男主人回家後發現『今餐又咁少餸』,最後要『加餸』開一罐楊協成咖喱雞罐頭,而兩件事中間有什麼選擇可以跟『茶』有關?忽然想起是否指男主人想倒茶入飯作泡飯?這個想法有點『大膽』,因為廣東人很少會把常喝的普洱茶沖入飯碗送飯,但日本人則有這個習慣,稱為『茶漬飯』。日本人的文化十居其九源自中國,這裡經常指出許多中國已失傳了的文化,往往可以在日本發現。

究竟以茶灌入飯跟 tou4 哪一個字會有關連?隨即想到『淘』,《漢語大詞典》解:『5. 以液汁拌和食物』。首先找到的是葉靈鳳一篇《茶淘飯》2,把這道失傳美食記錄得十分仔細。另一項線索是《粵語詞彙研究所》有如此記載:『用水、茶或湯「泡飯」,粵語叫「淘茶」、「淘湯」、「淘飯」等。』3正因為是方言,所以文獻記載不多,最早可以追溯至宋.王溥 《唐會要.光祿寺》:『夏月冷淘粉粥』。而在《維基百科》中,日本的茶泡飯最早的文獻記錄是《信長公記》4,大約在中國的明朝。要算茶淘飯最經典的文獻記錄是《紅樓夢》第四十九回:『寶玉卻等不得,只拿了茶泡了一碗飯,就着野雞瓜齏,忙忙嚥完了。』可見當年的茶淘飯入得廚房、出得廳堂,並非窮等人家『少餸』才要泡飯。

假如正字/詞是『茶淘飯』,那麼『淘茶』這個詞序便有點問題了,因為是以茶淘飯,吃的是飯不是茶。例如古人在溪水中『淘金』,總不會寫成『淘水』。然而,中文往往有一種相反意思結構,最經典例子是『養病』(其實是從病中養好身體),都是約定俗成的緣故,只要受眾明白便可以了。

後記:楊協成咖喱雞兩句對白,相信是抄襲自五十年代粵語諧趣曲《口花花》:『今朝冇乜餸,淘茶茶又凍。餓到我肚空空,山票又冇得中。橫財難望碰,定必一世窮。』5

  1. 《粵音資料集叢》: https://jyut.net/search?q=tou4
  2. http://www.millionbook.net/xd/y/yelingfeng/lhdg/084.htm
  3. https://www.yuetlab.com/word/5bad89ca21db646fce94cb9d
  4.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hk/茶泡飯
  5. 大傻.馮玉玲:《口花花》.和聲唱片。 https://youtu.be/umQ1xoAcPSc

491

在楊協城的面書專頁上使用了『塗茶』。

失傳了的文字:塾

每回到日本旅遊,總會有開心大發現,倒不是美食或新奇玩意,而是失傳了的古漢語。記得年前在車站廣播聽到『新』的日語是帶 h 音的 Shin,解決了我一直對於地名如 Shum Shui Po 譯名帶 h 字的問題,相信那是失傳了的中國古音1。也說過不知從那時開始,中國人掉亂了『酢』與『醋』二字,反而是日本人仍舊忠於原著;還有那個在中文接近失傳的『炙』字2。這一切源於一派學說:古舊的東西往往會遺留在外地,反而在發源的地方卻逐漸被忘記。

這次日本旅程,在火車上的廣告也發現了一個已經失傳了的古字:塾,但在日本則被發揚光大,尤其公開試臨近之時,滿街都是『塾』的廣告。在《漢語大詞典》對『塾』有這樣解說:

舊時私人設立的進行教學的地方。《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紅樓夢》第七回:“我們家卻有個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師的便可入塾讀書。”

原來早在戰國年代《禮記》已經有『塾』這個字,大概流傳至上世紀初為止。『塾』的意思是私人學堂而非正規學校,相等於今天的補習社。收費的私人學堂稱作『私塾』,不收費的叫『義塾』。日本大有名氣的應慶義塾大學,起源就是由創辦人福澤諭吉3在築地義教『蘭學』(即西洋學術知識)開始。

在日本,『學校』跟『塾』有分別,補習社不叫『學校』,普遍稱之為『塾』,而『學校』就是一般人理解的小學、中學、大學等正規學校。簡單而言,到『塾』上課,也許會幫助學子進入好的『學校』,但不能視為從正規學校畢業。然而在香港,補習社及正規學校都可以稱為『學校』或『學院』,導致有補習社以『學校』的模樣跟正規學校競爭4,此乃後話。

  1. 『新』的啟示
  2. 漢字溯源 –– 由日本菜說起
  3. 或許你沒聽過福澤諭吉,但一定看過他的盧山真面,因為他的頭像被印了在一萬円上。
  4. 灼見名家:高壓考試 標靶準備

488

日本私人補習社(塾)的廣告

談生肖

每年新年,總會有一點文化懸案要解決,上年說過《立春=元旦》這個話題,今年可以談一談生肖。是年是兔年,而生肖之首卻是人見人憎的 —— 鼠,而非『龍』或跟農民息息相關的『牛』,這一點你會否感到奇怪?當然不是『因為老鼠騙倒了貓而贏出賽跑』那門子的鬼話。要解釋生肖,要先由中國曆法說起,中國曆法以天干地支計算,由商代沿用至今,純粹由古人憑天文觀測而計算出來,其實十分科學。天干地支共分:十天干、十二地支,六十年為一個循環1。十二地支是根據木星(太歲星)公轉一周為十二年而定。而『歲』這個字,源起亦是太歲星。

以干支紀年來說,是年是『癸卯』年。正常人對這兩個字都會感到陌生,除非是命相學家,更不用說二千年前大部分農民都是文盲。最令百姓簡單、直接、易明的紀年方法,就是代入常見的動物如鼠、雞、牛、狗等等。而今天跟十二地支對應的,其實源自彿教《藥師經》的『十二藥叉大將』2。十二大將是佛菩薩的『應身』(即化身),也就是說十二生肖中那十二隻代表動物其實源自印度彿教。圖一可見,十二大將中的佛菩薩的應身跟今日的十二生肖出奇地吻合,唯獨真達羅的應身是『獅』變成了『虎』,迷企羅的應身是『金翅鳥』變成了『雞』。當中毘羯羅的應身是『鼠』,小弟不是彿門弟子,唯有在網上抄一段關於毘羯羅的描述:

『毘羯羅大將 —— 此大將的本地為釋迦如來,是子年之守護神。通身青色,現忿怒形,頭戴「鼠冠」,右手下垂持三鈷,左手作拉右袖之形態。』3

毗羯羅是釋迦如來的應身,那理所當然是大將之首,對應為中國生肖的首位亦合理。剛好在奈良博物館找到一幅毗羯羅的圖片(見圖二),圖中清晰可見毗羯羅頭上的鼠冠。

結論是十二生肖源於中國曆法的十二地支,但借用了彿教的十二藥叉大將的應身,純粹因為『易記』。餘下的問題是十二生肖借用了彿教神明是從哪時開始的?維基百科指最早出現於先秦4,《漢語大詞典》則指至漢代才成形。假如十二生肖確實跟彿教的十二藥叉大將有關,那麼『最早出現於先秦』這說法不成立,因為先秦年代彿教並未傳入中國。中國彿教始於漢明帝夢見金人才大舉從天竺引入彿教,如此類推,十二生肖最早於漢代出現則比較合理。

  1. https://zh.wikipedia.org/zh-hk/干支
  2. https://zh.m.wikipedia.org/zh-hk/十二藥叉大將
  3. 藏密網
  4. https://zh.wikipedia.org/zh-hk/生肖紀年

486

 

圖一:十二藥叉大將。資料來源:維基
圖二:Twelve Divine Generals, Vikarāla 毗羯羅(奈良博物館

立春 = 元旦?

每年農曆新年(Lunar New Year)都有一個年經問題,元旦日是在正月初一還是立春日?究竟哪一天才是新年?其實顧名思義,新年就是新的一年, 節錄自 宋.吳自牧 《夢粱錄.正月》:『正月朔日(即正月初一),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而在宋代以前,只有『元旦』或『新年』,並沒有『春節』這個名稱。所以新年就是新的一年,跟春天不一定有關係,因為這是曆法問題,這要看看古時是如何去定義為『一年』。

早在戰國時代,中國人已經採用太初曆法,已計算出一年為 365 又 4 分 1 日,一月約為 29.5日。跟今天一樣,月份以月缺月圓的循環去計算。然而節氣乃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計算。簡單而言,初一是根據陰曆,而節氣則是根據陽曆,所以初一不可能(必定)會跟立春在同一日,除非把『新年』定義為春天之始,則另作別論。

而『一年』乃根據天干地支分為十二個月,分別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跟年份或時辰一樣,當中『子』月為歲首,子月朔日就是新年,但子月卻又並非大家所理解的西曆一月尾至二月尾(立春前後)的日子。子月其實是十一月,也就是在戰國年代,十一月初一才是元旦。後來戰國時代秦國的顓頊曆改了歲首在十月(即亥月)1,在杜甫《十月一日》詩便有提及唐代僚人新年是在十月初一(見《從杜甫〈十月一日〉談裹蒸糉》)。而現行的曆法是源自漢武帝的太初曆,自始元旦日便定在今天的正月初一,算來也差不多有二千年歷史。

回到近代,自從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的新年由中國的農曆正月初一改為西曆一月一日,而民國初年亦曾經有一段短時間把元旦改為西曆一月一日。所以說到底,元旦日是哪一天是由當權者決定的,我們這等蟻民在坊間辯論到底是初一還是立春,其實意義不大。

  1. 《晉書.律曆志下》:『暨於秦漢,乃復以孟冬為歲首。』

485

一個『鬼』字玩到你殘

中國自古以來有一套獨特文化,但自從五四運動之後,中國人紛紛去追隨西方科學理論,不論醫學、美學、工程、語言等等,都要硬塞一套西方理論入去。曾幾何時,當中國文化不能以西方理論去解釋的時候,便會被眨為『不科學』及『迷信』。中醫中藥就是一個例子,早二、三十年前坊間仍以『不科學』及『迷信』視之,幸好近年這種看法已漸漸改觀。

小弟十幾年前因興趣而報讀中國語文及文學,接觸到『漢語語法』 —— 簡單而言,是把一套英語的文法去套入中國語文入面,但以我的見解是:嘥氣!單單一個『鬼』字已經玩到你殘。

『鬼』這個字在漢語大字典裡的解釋為:『迷信者以為人死後魂靈不滅』,屬名詞,沒有第二個解釋。然而,日常在街頭巷尾所聽見的『鬼』字,其實大半並不使用本義。舉例說,『無錢用』意解為『沒有金錢可供花費』,但『無鬼用』卻不解釋為『沒有鬼魂可供使用』,意思是『沒有用』。那就是說,『無車用』、『無筆用』、『無紙用』⋯⋯ 等等,語法上都是『沒有 [名詞] 可以用』的意思,但『無鬼用』卻又偏偏例外。當這類例外經上出現於一個理論上的話,個人認為這套理論可以放棄。

值得一提的是,『無鬼用』中的『鬼』並不解作鬼魂。當這個『鬼』不解作鬼魂的時後,這個『鬼』字會變得十分鬼怪。舉例說,『無用』跟『有用』意思是相反的,但『無鬼用』跟『有鬼用』的意思卻一模一樣,我相信找來全球最頂尖的語法學者都解釋不到這個現象。

『鬼』字就算在自身中國文化上也有一種奇特的例外。正常而言,中國人都會避諱『鬼』、『死』呢類不詳的字,但奇在『鬼』在廣東話用法上卻很普偏,亦無明顯褒貶意思。舉一個例子:『今次測驗真係好鬼死淺喎』,又『鬼』又『死』,但說的人不覺有什麼問題,亦不覺句字有負面意思。

說起來,『鬼』字的褒貶關係十分微妙1,『鬼』字其實也有褒意的用法,例如鬼馬﹝源於『鬼脈』﹞、鬼才、生鬼、鬼斧神工等等。尤其是『鬼斧神工』,『鬼』的褒意其實跟『神』屬同等。而名詞 + 『鬼』亦有一種親昵意思,並非咀咒某人去死,例如稱呼人:衰鬼、小氣鬼、死鬼﹝老朋友﹞等等,只有親密的人才能冠此稱謂,尚可算褒意。

其實中國人對『鬼』仍然有避諱,只是廣東人保留了古語用法而已,對『鬼』字仍然用得很淋漓盡致。相反,普通話(一般被視為較現代的語文)在口語上『鬼』字的用法相對失色,相信是因為年月過去,許多傳統『鬼』字用法因避諱而棄用了。

  1. 余柳麗﹝2002﹞:《褒貶同詞的“鬼”》, 高等函授學報, no.6

482

漢字溯源 –– 由日本菜說起

當語言離開了本土之後,古老的發音及文字會在外地被保存下來,反而本土的語言及文字則不斷在變化。以漢語漢字為例,敝作曾列舉了日語『新』帶著古老的『sh』音(見《『新』的啟示》),以及以『漢』及『唐』來稱呼中國(見《漢城 vs 唐人街》)。香港人一直喜愛日本文化,尤其愛吃日本菜,單在日本飲食文化中,已可以找到失傳了的古漢字。

中國人對『湯』這個字的解釋為『食物加水煮出的汁液』*,但日本人則稱之為『汁』。『湯』在日本的意思是沸水,例如日本人稱溫泉為『湯』,在餐廳裡要一杯熱開水,則稱呼為『白湯』。由此可見,中國人的『湯』是經烹煮過的,是有味道的,或許不一定是熱的;而日本人的『湯』是熱水,是沒有味道的。比較中日兩個解釋,以日本人『沸水』的意思最為古舊。據東漢《說文解字》,『湯』解作『熱水也』,可見日本人的『湯』比較忠於原著。而『湯』被附予『烹煮後的汁液』這個意思也有悠久的歷史,最早見於唐朝《尚書故實》:『韋 拜而上,命坐,慰勞久之,亦無肴酒湯果之設。』

酢與醋

『酢』跟『醋』這兩個字可算歡喜怨家。『醋』解作『酸味的液體調料』*,而在日本漢語則用『酢』字,究竟是『醋』還是『酢』?《說文解字》解釋『酢』為『醶也』,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味酸者皆謂之酢』,可見日本人所用的『酢』實為正字。那麼『醋』又是什麼意思?《說文解字》說:『客酌主人也』,即客人以酒回敬主人。由此可見,『醋』跟『酢』被調亂了意思,今天『醋』是煮食用的酸味調料,『酢』是交際應酬的意思(見『酬酢』),前立法會主席曾經發文講解『酢』1,並指現代人常常把『酢』讀作『醋』,其實早於魏晉年代二字已經調亂了2,現在很難說得清哪一個才是正字,也許酬『醋』才是原版正音。

烤與炙

在壽司菜單上有『炙燒』這個烹煮方式,『炙』這個字在現代漢語裡已接近失傳,唯獨成語『炙手可熱』仍然保留了這個古字。『炙』就是今日的『烤』,其實在字形上 —— 肉在火上 —— 已經說明了一切。在《漢語大詞典》裡錄有炙肉、炙羊、炙雞、炙魚等詞,套在今天的新字上,就是烤肉、烤羊、烤雞及烤魚,然而日本只保留了『炙』用於微微用火烤在肉上的煮法,其餘一律用『燒』字。

話說回來,日語漢字沒有『烤』這個字,原因是『烤』其實是新造字,而且歷史十分短,有說是民國年代齊白石所創3,也有說清初的《紅樓夢》抄本已有4,但《康熙字典》則未有收錄。無論如何,『烤』最多只有三百年歷史。有說『烤』本字為『燺』,《說文解字》解作『火熱也,从火高聲』,但《廣韻》則記錄為『考』音,這跟『烤』讀音相似,說『烤』是『燺』的簡化字也算合理。

* 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

  1. AM730:曾鈺成: AMV《字言字語》- 酢
  2. 見 北魏《齊民要術‧作酢法》:『酢,今醋也。』
  3. 「烤」字考
  4. 【老北京】 “烤”字与“烤鸭”

476

在日本的洗手間裡,水龍頭有標示『湯』及『水』,『湯』的意思就是熱水,不是飯桌上喝的湯。
日本的『酢』,就是今天漢語的『醋』。圖片來源:hktvmall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曾指坊間混肴了『酢』及『醋』。
位於名古屋的烤牛店〈牛炙〉

從杜甫《十月一日》談裹蒸糉

端午節期間母親大人身在美國,是年沒有自家製的廣東糉吃,唯有到超級巿場買現成的糉應節。一個人吃著裹蒸糉時,忽然專業病發作,為什麼裹『蒸』糉是蒸的1?明明所有食譜都是『烚』,未聽聞過糉是蒸熟的。翻查資料,裹蒸糉最早可以追遡至唐朝,見杜甫《十月一日》詩曰:

有瘴非全歇,為冬亦不難。夜郎溪日暖,白帝峽風寒。蒸裹如千室,焦糖(亦作『糟』)幸一柈。茲辰南國重,舊俗自相歡。

既然唐代已有『蒸裹』,那麼一千五百年來『裹蒸糉』這個名字便沒有變更過,而千多年前的糉子應該是『蒸』熟的。小弟曾經錯誤地認為古時『蒸』和『烚』二字同義,原因在某些媒體報導中見過『浸水蒸製』這個詞2。後來找到『烚』的本字其實是『煠』,在《漢語大詞典》中,『煠』解作『把食物放入湯或煮沸的油裡弄熟』。最早見於北魏《齊民要術.素食》『當時隨食者取,即湯煠去腥氣。』由此可見,『煠』和『蒸』二字並存了千多年,而裹蒸糉(而非裹『煠』糉)在古時確實是『蒸』的。

說到這裡,本來裹『蒸』糉的研究已經 close file。然而,再仔細研究杜甫《十月一日》詩時,發覺內容頗堪玩味,發掘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線索出來。首先,詩名《十月一日》,為什麼不是五月五日?是杜甫看錯了日曆嗎?當然不是,詩的前段已說明正值寒冬之時,剛過去的端午節則熱得要命。這件事要由《十月一日》創作時的背景說起,杜甫晚年在夔州(今四川奉節)過著退休生活。那時候的杜甫,有詩云『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登高》,狀況其實不太好。夔州位於中國的四川省,是靠近外族的邊陲地方,杜甫接觸到少數民族僚人新年吃儍子的習俗3,後來這個習俗隨著僚人遷移到西南部,時至今天,越南人還保留著新年吃糉子的習慣4。也許你會問,為什麼新年會在十月一日?那是因為當時僚人還沿用秦朝的顓頊曆5,而『秦以冬十月為歲首』。翻查資料,各地吃糭子習俗的月份也有不同,正所謂各處鄉村各處例,吃糉子不一定在五月,而糉子其實跟屈原沒有太大關係6

《十月一日》詩中,最重要的兩句是『蒸裹如千室,焦糖幸一柈』。翻查典籍,似乎沒有太多解釋為何『蒸裹』會如『千室』(即千戶),假如解通了裹蒸糉本來是蒸熟的話,可以想像糉子一排一排地放在蒸籠裡,確實像許多屋子並排在一起。而『焦糖幸一柈(解作盤)』,有朋友戲言問:那是不是 creme brulee?巧合地,跟法式焦糖燉蛋(的焦糖面)確實有親戚關係。有說《十月一日》的『焦糖』是『熬飴糖』7,即煮溶了的糖漿。最近內地網紅李子柒的一條新片中就有淋糖漿這個步驟 8,要注意的是李子柒的故鄉其實距離杜甫晚年居住的夔州不遠,看來這個習慣在四川已經流傳了千多年。而在另一位台灣朋友的網誌中9,說起雲南人吃糉子的習慣,也說當地人愛以『紅糖熬漿,放一勺玫瑰糖,蘸粽子吃』。今天在香港茶樓點一條糉子,總會伴隨一碟白砂糖,這個習慣看來可以追遡至一千五百年前了。

  1. 指由生糯米煮熟的步驟
  2. 九龍城足料裹蒸糭大大隻 83歲師傅:唔死咪做多兩年囉
  3. 在“十月一日” 尋找人生的“時間美學”
  4. 維基百科 — 越南新年
  5. 維基百科 — 顓頊曆
  6. 「粽話」千年:粽子起源和屈原可能完全無關?
  7.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8. 我小时候吃过的传统笋壳粽子,你那有吗?
  9. 「粽」有千言萬語 更與何人說!
內地網紅李子柒一條關於糉子的視頻中有淋糖漿這個步驟。

474

為什麼中國象棋有象?

中國象棋裡頭有隻棋子十分有趣,那隻棋子就是『象』。大家有沒有想過中國象棋中為什麼會有『象』這隻動物呢?要知道棋盤儼然是戰場的縮影 −− 兩軍對壘,有將、有帥、有車、有馬、有砲、有兵、有卒,但是『象』從來不是中國人會拿來打扙的動物,除了象牙會用來製成名貴雕塑品外,我想不起象在中國文化歷史中有任何位置。那麼中國象棋中的『象』從何而來呢?這個問題要追溯到象棋的源頭:恰圖蘭卡。

原來全世界的象棋都源自印度1,印度象棋首先傳入波斯,名叫 Shatranj,後來輾轉西傳至歐洲,成為今天的國際象棋。而中國象棋在恰圖蘭卡出現後三百年左右,因為唐代開通了與波斯交流的河西走廊而傳入到中原地帶,開始出現以恰圖蘭卡為藍本的象棋 −− 寶應象棋2,那就是今天中國象棋的鼻祖。大家應該知到大象在印度文化中擁有重要的地位,而印度人也常用大象作為戰爭武器,所以『象』這隻棋子在恰圖蘭卡已經出現,名字叫 Gaja,走法跟中國象棋的『象』一模一樣,都是斜行兩格,可謂忠於原著。

既然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都源於恰圖蘭卡,我們不難發現兩者擁有相似的地方,例如馬及車(Rook)的走法基本上一樣,步兵(Pawn)跟中國象棋的兵卒都是只能逐步向前進攻,不能後退。然而,比起相同之處,我發覺中西象棋的差異更有興味,可以窺棎出兩地文化特別的地方。首先西方國家沒有大象,所以『象』這隻棋子被淘汰掉,換成了教皇(Bishop),可見基督教對西方文化有重大影響,這現象完全反映在棋盤的演變上。另外,中國象棋的『仕』也十分忠於原著,也是向斜走一步,在印度的恰圖蘭卡稱為 Mantri,類似中國的丞相。因為中國象棋的『王』被降 Grade 為將/帥,而丞相職位比將軍要大,所以順理成章地,丞相也要被『降職』,而中文裡頭的『仕』指官,泛指文官,論語有云:學而優則仕,就是中國象棋裡頭的『仕』。然而,在國際象棋裡,Mantri 則演變為『皇后』這隻棋子,這個變化十分有趣,因為東方文化父權色彩甚為濃厚,象棋裡頭所有棋子都是男性,但西方象棋裡卻冒出了獨一無二的女性角色 −−皇后(還要是一枚重要的棋子),恰恰說明了兩地文化的差異。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turanga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寶應象棋
現存在紐約 Brooklyn Museum 的古度印象棋 Gaja(象) 棋子。圖片來源:Brooklyn Museum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