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錢但並非免費

網絡資源經常被濫用,十年前已經這樣告訴朋友,例如一些連鎖郵件,轉寄十位朋友便帶來好運之類,一變十、十變百、百變萬,一下子資源被無故浪費,只是為了一時手痕。又例如一些 Forward 的郵件,原則上不抗拒收這類郵件,不論寫的人及轉寄的人都有一個「讓你知」的企圖,但前段一堆舊Header 卻並非必要,Forward 前舉手之勞刪除一下,可減卻雙方的侍服器負荷。

近年開始有學者發表有關正確網絡用法的文章,目的是保障知識產權及資源,提倡的口號是「不用錢但並非免費」,用者寄一份郵件,按一下 Send,用者雖然不需花錢,但背後卻有政府、電訊公司、網絡供應商及網頁作者等花費支持。最近跟一流行的私人網站網主交談,發現其網站的每日使用量達 6 GB,跟一般大型的 dot com 無異。理論上,她個人支付的侍服器費用也跟大型 dot com 無異,到過其網站的訪客可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昨日跟友人晚膳,也談論起《待我好》一文,她的見解是愛情雙方都各有付出。她的男朋友待她很好,一派幸福的模樣,不問條件但並非免費,因為有人在背後認真地付出了。找一個好的伴侶跟找一個好的網站一樣,外表吸引,資訊豐富,最好還是不會有討厭的廣告,不用花費,24×7 全天候提供使用,但有沒有想過這些其實都不是免費?

83

Man 的男人

小時候看過一齣赤味頗濃的紀錄片,一名大漢雙手舉著一個大啞鈴一級一級地跑上泰山,感覺很 Man。後來內地經濟開放後,發覺 Man 並不能當飯食,外地遊客只需花上幾十塊錢,便可以雇用一名壯男揹他上山。Man 一下子被資本主義從新定型,似乎不比那幾十塊錢重要。 數年前去過北京的萬里長城一遊,很想感受一下當好漢的滋味,可惜那時候體力較差,走不了五分之一的路程便氣力不繼,深感當好漢需要付出性命的代價,開始有不想當好漢的傾向。

年紀大了,Man 有了新的定義,話說門前的電燈壞了,屋主 L 拿了一個新的電燈泡,要求幫忙更換,這原本並非租客的責任,正想以一頓晚飯來討價還價之際,便被揶揄道:「小小野都推三推四,係咪男人o黎o架。」Man 就是要負責任何女人不願意承擔的職務,不論責任跟男人有沒有關係。爬上褶梯並裝了新的電燈泡,但燈還是打不著,又再一次被揶揄道:「小小野都搞唔掂,係咪男人o黎o架。」Man 就是要「成功地」負責任何女人不願意承擔的職務,不論成敗跟男人是否有關。

另一則事故發生於聖誕前夕,因我館的基督徒團契正值女權當道,一致決定向每位同事分派一隻心型褶紙,褶紙工作由我督導及製作並限時交七隻「有翼的心」。天!身為 Man 的一份子,竟然又要褶心又要送心。但皇天不負有心人,已婚的同事 A 收到這聖誕禮物時,先是一臉奇怪,然後讚道:「你褶o架?好 Man 噢。」Man 就是需要在適當時候做一點不 Man 的行為。在廿一世紀,做一個 Man 的男人其實不易。

82

法國蒼蠅

健越洋來電,要我替其新公司起一個名字,想也不想便說:「Sam Studio 吧。」Sam 是他的名字,但這裡用的當然是假名。以名字為公司命名最好不過,人家一看便記起閣下大名。一直鍾情於簡單的人名,貪其易記,但不知何故,許多人都厭其 cheap,一定要起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名字,例如 Thuringwethil,初見面的朋友讀過大名後還要勞煩逐個字母唸出來,敢保證他們即時已經記不上。

中文名字卻另有一番藝術,大多要求寓意,常用名字有如「國強」、「志偉」、「淑儀」等等,一生人總會認識兩三個。小時候遇上一位同學姓賴名叫「耀光」,自小便被謔稱「賴尿缸」,十分同情他的遭遇,原因自己的名字也是經常成為笑柄,反倒自小練成了處之泰然,對於日後EQ上的裨益甚大。

從前開辦過職業訓練中心,名字想了好久,終於決定用「前程」,取其錦繡前程的意思,但股東們都各懷鬼胎,原因前程跟「錢埕」同音,意謂賺得盤滿缽滿的意思。英文名字由我改為 Future,傳呼教師上課時只用留言「Back to the Future」算了。

說起名字,唸大學時的某年,路過一間中菜外賣餐館,餐牌寫很草,當中鬧了幾個笑話

  1. Hunan Sesame Chicken 寫成 Human Sesame Chicken﹝把湖南芝麻雞寫成了大人的小雞雞﹞
  2. House Special Fried Rice 寫成 Mouse Special Fried Rice﹝把本樓炒飯寫成了老鼠炒飯﹞
  3. Sweet and Sour Pork 寫成 Sweat and Sour Pork﹝把甜酸豬肉寫成了流酸汗的豬肉﹞
  4. Gourmet Soup 寫成 Gourmet Soap﹝把例湯寫成了好吃的肥皂﹞
  5. French Fries 寫成 French Flies﹝把薯條寫成了法國蒼蠅﹞

九成是那裡 Part Time 打工的留學生故意靠害。

81

新衣

昨夜在衣櫃的一角,找出一件兩年前買下來的西裝褸,用黑色的衣物袋罩著,早已忘了是什麼款式。被冷落了兩年後重見天日,不知它會否有突發性受寵若驚的感覺。記得那件褸是兩年前在美時一次心血來潮的 shopping 時買的,穿在身上很有新鮮感,但也發覺原來自己已有兩年沒穿過新衣,也沒有認真地為衣物而 shopping 過。

每天不會花太多時間去挑選衣服,尤其是研究「那雙襪有否跟我的手提電話撞色」之類。反之,幾乎是順手拈來一件像樣的衣服披上便算。久而久之,對衣服的要求愈來愈簡單。直至一天,發覺衣物都洗得有點舊,款式老套,加上每星期都有慣性穿著同一件「咸菜」上班時,應該要重新調較自己的衣著品味了。

自己平常都不修邊幅,難得今天穿了件新衣,但卻不知不覺間容許西裝褸上的一個價錢牌掛了整個上午,還以為真的惹來艷羨目光。我並不太喜歡花時間去裝扮,總覺得男人會刻意裝扮自己的都帶三分企圖,例如每次穿得較為整齊的時候,同事總會問:「跟書商開會嗎?」熟一點的會鬼鬼祟崇地問:「見工呀?」年近佳節,最常問的是:「約了女孩子?」

其實我想說,我只是犯了一個正常男人都會犯的錯,就是把其他的西裝褸都拿了去乾洗罷了。

80

劈啪你個隆的咚與基本法廿三條

一句「劈啪你個隆的咚」不止風行了香港,也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帶上麻煩,廣管局因此句對白粗俗而「強烈勸籲」電視台檢討。的確,張偉健的馬騮仔形象深入民心,每一句對白都要異常小心,但問題是誰來界定那句說話是否粗俗?這是一個灰色地帶,決定權在於廣管局。

我並不覺得「劈啪你個隆的咚」粗俗,只是覺得很無厘頭,沒意思的一句說話,跟周潤發一句「係咁先,唔係咩呀」沒有分別。不管是對或錯,電視台隨即道歉,大概負責人都是拍過拖的男人,深明 say sorry 比抗爭較有好處。但因廣管局的一個決定,忽然令許多人都無故犯了規,學生在校內說「劈啪你個隆的咚呀,唔記得帶功課」會犯校規;執法人員也不能在執行職務時說:「劈啪你個隆的咚呀,追我九條街」。

保安局跟據基本法第廿三條立法,反對聲音起始彼落,反對者許多並非反對立法,只是咨詢條文有太多含糊的地方,但偏偏灰色地帶跟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關。以圖書館業關心的一段條文為例:

  • 處理該﹝煽動﹞刊物,而沒有合理辯解
  • 管有該﹝煽動﹞刊物,而沒有合理辯解

首先,文件中沒有對「煽動刊物」作出定義,強烈暗示以武力推翻中央政府算不算煽動刊物?有多「強烈暗示」才算煽動刊物?出現了何種字眼才算煽動刊物?文件中也沒有對「合理辯解」作出定義,圖書館用者借出該刊物而又非為學術研究算不算犯法?以上含糊之處諮詢文件都沒有指引,不排除保安局未來自行判斷,而市民免不了無辜犯罪。

咨詢文件也有其他含糊的地方,在此只舉跟我較有關係的一例,若咨詢條文未能清晰列明,我們無從支持。

79

遠期目標

有一個汽油廣告,謂人生有一個短期目標,也有中長期目標。廣告很有意思,偏巧香港人大多只有一個全距離目標:「錢〕。那天夜深,坐在一輛沿新界偏遠地方行走的小巴上,正當睡意漸濃,忽然小巴跑了進樹林裡,正擔心司機大佬會對我有什麼不軌企圖之際,樹林裡燈光一亮,一個紋身大漢鬼鬼崇崇地拿著一支油槍問:「生,入幾多 ?」明顯地司機大佬對於那個「短期起步暢順」的廣告口號沒有多大印象。這是一個典型的金錢掛帥例子,司機只知入一次非法紅油可以節省數百元,至於引擎因入了紅油後的損害、區內安全、黑社會坐大、甚至「短期起步暢順」等等,都不比節省那數百元重要。

看過另一個廣告,一名醫生模樣的男仕,在鏡頭上說:「吃過 xxxx 奶粉之後,某某五歲便認得二千個字。」然後砌出「媽媽愛我」四字,嘩!好叻啊。跟據研究指出,中文字大概有一萬字,一般常用的詞彙只有一千個字左右,學生在「死背爛讀」底下會認得二千至三千字,從事文學工作者會認得五千字,文學研究學者會認得多至七千字。五歲認得二千字,大概已經會背「醉翁亭記」,你話叻唔叻?

家長對子女都很有期望,希望長大後可以名成利就,五歲認得二千字,好像己經跟這個距離拉近了一大步。認字之餘還要學鋼琴、書法、跳舞等等,孩子想要什麼已經變得不重要。近年常有專題節目研究「填鴨式湊仔」問題,又有專為兒童發表心聲的節目, 兒童教育顯然成了社會問題。望子作龍己經out,希望孩子快樂才是遠期目標。

78

秋天的童話

最近喜歡聽著收音機睡覺,昨晚半夢半醒之際,聽到電台播著呂方的一首舊歌《別了秋天》,忽然睡夢中添了許多紐約的回憶。《別了秋天》寫於 1987 年, 是盧冠廷特別為電影《秋天的童話》而作的。奏起旋律,一幕周潤發目送鍾楚紅乘坐跑車駛上布碌崙橋的鏡頭浮現腦海。每當問起哪齣電影是自己最喜愛的,我會選擇《秋天的童話》。一直喜歡簡單細膩的愛情故事,加上影片上映那年我剛剛移民紐約,坐在如今變了萬彿寺的前新都戲院,銀幕上每一個鏡頭也引起共鳴。

那時候,香港的朋友來信問我,那一幕是真的?那一幕是誇大了?其實戲中大部分是以實情實景拍攝,鐵路經曼克頓橋在半空怒吼穿過唐人街,是真的;不諳英語的鄉下佬餐館企檯和香港留學生,紐約唐人街多的是;爛得有如船頭尺的坐駕,也是隨處可見;「You talk all 羅 yes talk.  Me talk all 羅 no talk.」,「唔咸唔淡」英語也是見怪不怪。在同一個曼克頓島上,有市井味濃厚的東百老匯、有浪漫的東河溿、有四十二街附近的紅燈區、也有高尚學府紐約大學,以上全部都被張婉婷導演收入鏡頭底下,難怪曾經有人懷疑這是真實故事改編而成。

唯一騙人的是長島其實離紐約市不遠,但電影刻意把布碌崙橋描寫成奈何橋的模樣。感情過了橋便不回頭,在現實世界的戀人,假若因為一方搬了過「對面海」而令感情變淡的話,需要檢討的必定不會是那條海底隧道。

77

理想與現實

認識 K 年多,算是回流香港後最早認識的朋友,但自她年頭開始密運後便鮮有來往。前陣子去電詢問關於在香港伸請網頁版權事宜,並交流近況。K 在文化界打滾了十多年,但十多年來極其量都只是在「滾」*。K 起初在某大出版社當編輯,統領某一系的暢銷翻譯小說,認識她時轉當記者並兼職專欄作家,及後辭去記者職位,轉為自由寫作人,雄心壯志地希望出書。我粗略地讀過數篇作品,百般滋味,唯一可以給與的評價是:「咸書一本。」

「這叫前衛,不是色情。」K 立即辨道。或許是文化界競爭激烈,要闖出名堂不容易。學衛慧是血路一條,但跟籍拍三級片打出名堂的女星有異曲同弓之嫌,結論還是「咸書一本」。恐怕是因這四字評語傷了自專心,及後放棄了寫作,找了一份關於洽商版權的工作。

自編輯至文員,K 的事業是有倒退的跡像。「這是現實。」她幽幽地道,並埋怨理想之餘還有生計,從前嚮往離島生活並自置居所,現今轉而迫在繁忙的鬧市當中。問題是長大後不能再任意莽為,但也跟經濟低迷有關。K 確實比從前現實得多了,當見過她的新男朋友後,這份直覺更為強烈。

76

Oops 囉

社會其實有一點縮寫氾濫,頭一天上班除了要記一堆陌生的名字外﹝尤其是上司的﹞,還要記一堆縮寫詞。專業名詞都加一個縮寫詞、各部門加一個縮寫詞、公司名稱加一個縮寫詞、還有每人的衣貓郵箱也用縮寫詞代替,Thank God。拿著一份會務報告,找全公司的同事問,都沒有人知道標題上的 AOB 代表什麼。

「Other Office Business …..」秘書含糊地說,但不是應該 OOB 嗎?

說起縮寫詞,IT 一詞的來源其實跟圖書館行業有關,IT 普遍解釋為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或資訊科技。專業尤關,對「資訊」一詞的錯誤用法特別敏感,覺得 IT 使用「資訊」一詞其實不合適,若指網絡或互聯網技術,用 Networking﹝網絡科技﹞或 Telecommunication﹝電訊科技﹞較恰當。而一般的電腦裝嵌或清除病毒工作,更加與「資訊」扯不上關係。

IT 一詞源於 Information Trend。當科技泡沫正盛的時候,大機構都樂於發掘新科技的情報,並預測未來科技走勢。IT 顧問都具資訊搜集經驗及熟悉電腦科技的專業,當時的 IT 人站在科技最前端的崗位,理所當然地成了科技界的寵兒,而 IT 一詞輾轉運用至今日「係人都叫 IT」的年代。

電腦最常濫用縮寫詞,自Windows 發明開始,己有 WYSIWYG 一詞,倒不如記「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比較容易。近年又有 DTSTTCPW 出現,全寫為「Do The Simplest Thing That Could Possibly Work」。但電腦縮寫詞之中,最令人發笑的是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簡寫 OOP,橫看豎看也跟「Oops」類同。試想,若問某技術部同事:「在忙什麼?」他或許會答:「Oops 囉!」

75

舊情人

我是一個念舊的人,家裡捨不得丟掉的東西很多,例如小時候用過的馬車錢箱、一堆己經發黃的書本漫畫以及沒有翻看價值的廉價VCD 電影等等,以備某些年後忽地懷念起來並找來把玩一下。這樣卻令家裡堆積了許多雞肋般的廢物,過氣的玩意兒填滿了一整張上格牀,鵲巢鳩占,自己則淪為廳長。年前寄居於文哥的家,許多舊物都被迫放棄,一部十多年前的 8088 電腦,雙眼緊閉地送進了廢物收集站,曾經熱愛過的東西,忽被花心的主人降價到跟舊報紙及空罐頭無異。

最近聽過一個故事,年輕女孩一共談了三次戀愛,頭一次刻骨銘心、第二次無疾而終、第三次雙方都很有誠意地發展下去,可惜因忘不了第一段情緣而分手收場, 一個很令人惋惜的結局。舊情人跟舊東西一樣,會毫無先兆地闖進思念裡面,會因此而煩擾好一陣子。不同的是,舊東西還可以找出來把玩一下,但舊情人卻不能電召出來供享受一天。

舊感情有如躲在銀包裡頭的帳單一樣,它們會無意識地充斥著生活空間,珍惜地收藏著,恐怕路人甲偷看後得悉某年某月某日的姻緣際遇,但卻又一點一點地加重每天的生活重量。終於有一天,猛然發覺它們極其量是廢紙一堆,然後洒脫地往垃圾箱一送。自此發覺往日的擔子其實負擔得多麼的無聊。過去的感情跟廢紙只是一線之隔,視乎是否懂得處理。

註:鳴謝比蒂同志指正「鵲巢鳩占」一詞。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