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港聞版不起眼的一角讀到一段社區新聞,謂某活動吸引了不同階層的人仕參加,當中包括『曾在江澤民面前演出的鋼琴家』,在江主席面前表演過就一定是鋼琴高手了?江主席是音樂評論家嗎?人偏偏就是喜歡去拉這一種虛榮的關係,最大問題是,江主席出席了一個活動,當中有人表演鋼琴,我想主席大人才不會理會那個表演者姓甚名誰。常常聽見人說:『XXX 是我的朋友。』他口中的 XXX 是一位名人,說的時候,眼睛發亮,面紅耳赤,恍惚跟名人扯上了關係之後,自己也昇價十倍。然而,想深一層,跟一個名人扯上了關係,他是否真的能夠提高你的質素?看一看:
- 他是否虛有其表,名不如實?
- 他的名聲評價如何?
- 他是益友還是損友?
- 更實際的是,他究竟有沒有當你是朋友?
要是答錯了以上任何一條問題的話,對不起,我實在看不出 XXX 能夠帶給你什麼好處。
在共黨的政治遊戲當中,這種拉關係的事情其實十分普遍。『XXX 是的我朋友』本身是一張通行証,足以在官場或生意上獲取某程度的好處,雖然那位『朋友』沒有在精神或物質上付出過什麼,但他既然賦與了一個『朋友』的封賞,已經是一個飛黃騰達的保證了。所以在內地的領導層當中,有所謂 X 系人馬,因為他們都是 X 領導的朋友,但當中有幾多真正擁有管治才能?又有幾多是憑著良心做事?要在內地吃得開,不一定要能幹,但要像韋小寶一樣懂得埋堆擦鞋,但小說《鹿鼎記》的世界比我們幸福得多,因為精於擦鞋術的人終歸只能當擦鞋的職位,國家始終還是掌管在康熙一樣的英明君主手裡,天地會也有像陳近南一樣的英雄幫主,但我們的世界呢?
同一樣的故事,八九年六四事件發生的時候,當年的人大委員長萬里先生屬趙紫陽一系的溫和派,那時候他正在美國訪問,也同樣出席了一個鋼琴表演活動。台上那名女孩子短暫地彈了一曲之後站了起來,當眾向萬里委員長說:『委員長先生,現在不是聽音樂的時候,中國有幾百萬的同胞正在等著你回去。』同類的表演節目,但沒有因為一個領導人的名字而把良心埋沒,反而挺身而出為民主貢獻了一分力,雖然她未能把六四的災難改變過來,但我深深佩服她那一夜的勇氣。在今年的六四紀念集會裡,我跟著人群在維園的足球場上點起了燭光,司儀一聲令下,八萬人站了起來向死難者致敬,同樣一站,相比起站在萬里委員長面前的她,我自覺渺小得多。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