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早前報紙裡有一段小新聞,謂某日劉女仕把錢包從口袋裡掏出來的時候,大意地把一根鎖匙丟跌在地上。說時遲那時快,食環處人員立即上前票控其亂拋垃圾,劉女仕深深不忿,訴諸新聞紙並取回公道。依我看,該故事起碼有三個版本:

  1. 食環處人員為填數而『屈』無辜巿民做垃圾蟲。
  2. 一場誤會,劉女仕是大意丟跌那根鎖匙,但食環處人員卻誤以為劉女仕亂拋垃圾。
  3. 劉女仕說謊。

新聞紙以大段篇幅敘述了劉女仕的解釋,忽略了其他可能性的分析,技術上沒有『加鹽加醋』,但報導明顯地缺乏中立,單方面偏向了劉女仕所提供的版本。報館在該段新聞裡放棄了持平,原因不難理解:因為公眾只對版本一有興趣。劉女仕的遭遇,就是一個典型的羅生門事件,說明了世事都像一顆骰子,單一面的點數,並不代表全部,我們總要多角度去思考。

年前張藝謀執導的《英雄》對秦始皇重新作出評價,上映後大眾譁然,甚至指責其歪曲歷史。問題是:歷史事件是必然的,例如統一七國、焚書坑儒等等都是真實地存在過,但『評價』則從來沒有恆定不變的結論,就像從前某某把一個星空畫成了滿天筋斗雲一樣,你對他的評價可以是好、也可以是壞。秦始皇所崇尚的是法家,以當時來說,法家跟儒家是死敵。因受百家爭鳴的風氣影嚮,儒家學者經常開腔反對秦始皇的施政手法,掌權者要鞏固政權、穩定社會,禁制反動思想流傳,把敵對派系杜絕,跟這年代的文革、六四、打壓民主派的手法一樣。既然可以『穩定打倒一切』,為什麼秦始皇不能成為明君?

我們常說:歷史自有公論。意思是事件的評論往往受到利益、政治等因素影嚮,當時間脫離了這些包袱之後,歷史才能以客觀角度去評價。正等於秦始皇在位之時,負面批評會招至殺身之禍,當年的歷史書不敢寫,後世的評價才是遺臭萬年的關鍵。趙紫陽於上周離世,各方不斷呼籲為六四平反、為趙紫陽平反。中央領導層沒有表態,香港的左派人仕仍然戰戰兢兢,一切唯中央馬首是譫,不敢表態。偉人往往寧為雞口,無為牛後,六四與趙紫陽最終是會得到平反的,這個結論其實各人心裡有數,只侍說出第一句話的那個人,但偏偏左派議員卻甘願做一世共產黨的牛屁股。五十年來的風風雨雨,當年揭竿而起、倒腐敗、倒階級,處處為先,但今天的共產黨員卻淪為一隻二隻應聲蟲,革命的膽量到底跑到哪裡去了?

325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